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六章 绝不食言(1/2)

杨毓抿抿唇,微微点头,又摇摇头,最后笑着道:“诸兄何不全了我这义气之名?”王冲笑着道:“全了你的义气之名,我等的义气之名怎么办?”杨毓翻了个白眼,笑着道:“此话不错,那阿毓便不与兄争这名矣。”刘伦解下腰间的酒壶,递给杨毓:“阿毓,与兄同醉,岂不快哉!”:“善!”杨毓接过了酒壶,狂饮一口,溢出的酒水洒在唇边衣襟。这边几人聊着,偌大的邢台,仿佛成了雁栖山上的竹林,虽无竹,却临风不止,虽无景,却浑然置身世外。:“圣旨到!”一声雌雄难辨的高呼。一队威武的仪仗来临,宣旨的是李石。他朝杨毓微微一笑,打开圣旨念道:“奉皇帝诏:古来圣王赖有贤臣,先有卧龙凤雏,精忠慧敏。今有竹林七贤,志虑忠纯,天才英博。朕顿首而思,七贤可堪教化士族子弟之能,实为栋梁之器。特擢嵇公夜、阮公宗、刘公伦、山公源、阮公容入太学讲经论道,钦此。”嵇夜几人只弓着身,随手接过了圣旨,刘伦随手将圣旨揣进自己那长着虱子的怀里。李石走到杨毓面前,笑意盈盈的道:“亭公主,陛下言,小姑子想通透了?天下男儿皆薄幸,若是想通了,可递红本进宫,陛下赐婚给你做王司空的平妻,想来王家之人也不会为难你。”竟然只字未提今日斩首之事?原来,这一次斩首竟不过是个局。自己也做了一回棋子?杨毓无奈的笑了笑,回道:“阿毓自诩是个真小人,假君子。小人嘛,自然心眼小,胸怀窄,容不下她人的。”她慢条斯理的起了身,对李石拱手道:“谢陛下美意。”李石咳了咳,接着道:“陛下言,若杨氏阿毓应下了,便是个徒有虚表之女,自然不必活着。若不应,便是表里如一。”他一拱手道:“亭公主,回府吧。”这是恢复杨毓的琴仙亭公主封号了?可杨毓却半点也不愿这般被人当刀使。杨毓偏偏头,看着李石意料之中的表情,下意识的转眸看向王靖之,那人的身影,却早已不在了。她勉强的笑了笑:“这亭公主,势必不能推却了,否则,阿毓也太过不识抬举。”李石笑着点点头道:“冕服已着人送到亭公主家中,小人告退。”:“李中宦慢行。”刘伦笑着拉住杨毓的手臂:“你怎敢如此?”杨毓抬眼看看周围围拢的众人,笑着道:“家中一叙吧。”众人点点头,各自又上了马车。:“阿姐!”桓秋容满脸泪痕的来到杨毓面前。杨毓笑着道:“瞧,我的命硬得很,莫哭。”桓秋容抿着唇,点头道:“阿姐无事便好,快快回府歇息,我改日再去看你。”:“好。”杨毓笑着冲桓七郎点点头道:“每每将一切托付给七郎,定能逃出生天,七郎是阿毓命中福星。”桓七郎微笑着,略微点点头,抑制着心中的空荡:“以后我时时在你身侧,你便不需担忧。”杨毓抿唇而笑:“七郎,谢谢你。”转身上了马车。杨秀笑着看着她道:“阿姐,回家。”:“好。”:“七兄。”桓秋容看着桓七郎眸光深的吓人,不禁喊了一声。桓七郎笑着道:“阿妹,回家。”马车悠悠而行,聚拢的人群,却更加沸腾,今日这一出王靖之素衣救琴仙的场景,与竹林八贤之名传遍了士人与庶民之间。有一支碧绿的玉笛,静静的躺在邢台之下的沙尘上,碧玉蒙尘,无人问津。刘伦斜倚着软榻,眯着小眼看向阮宗:“这个王靖之,我很不喜欢。”阮宗微微扬唇,笑着道:“亦然。”刘伦摇摇头,嘟囔着:“派了那么些人追赶我们至白鹭洲与他相见,又讲了甚变通之道说服。”他摇摇头道:“若他直接将阿毓遇险告知我们,我倒是敬佩他一个直爽通脱。”阮宗笑着道:“阿毓宁死不愿领旨,他原本也是想说服我们而不牵扯上阿毓,何况,他可有掩藏派人追赶我们之事?”刘伦细细一想,点头赞同:“原来如此。”阮宗笑着道:“饶是如此,我还是不喜此子。”刘伦笑着道:“但有一点,阿毓说的极对,此子擅长谈论名理,滔滔不绝,也的确志趣高雅。”阮宗微微点头,车马驶进淮水北岸小巷中,悠悠停下。杨毓站在杨府门口,看着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