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400.弦歌不辍(3/5)

才是极好的……”

凌寒找到之前的照片,指着给书琛看。扬城沐家,两三岁的书琛在母亲的怀里,果然还是一个婴儿肥胖嘟嘟的孩子,在一树梅花下笑着格外灿烂,父亲站在母亲的旁边,亦是含笑看着妻儿。还有一组全家福的照片,一家人穿着新年新衣服,精神愉悦,眉开眼笑。

此时再看,果然是恍若隔世。

书琛垂着眉,满是伤感。

凌寒将书琛拢在怀里,轻轻抚摸他的肩膀。

“孩子,坚强些……你的父母,他们在天上看着你,是希望你过的好的。”

书琛嗯嗯点头,大眼睛中闪耀着明亮的星光。

————

物价飞涨的势头继续着,重庆开始对市民平价限量供应主粮,为了节省,几个工作的大人都是在工作单位吃饱回家,在家里不吃饭,节约粮食。年节将至,重庆行营的食堂有些糖,很快被人们哄抢一光,回家的路上,邵颖指着自己鼓鼓的口袋,得意洋洋的给凌寒看。凌寒也只能苦笑。

凌寒到家时候,郑文雄在家里等他,一身军装,在跟凌言和凌豪说话。

凌寒略是意外。

“郑司令,您怎么来了?”

“叫大哥,你怎么规矩越来越多。”郑文雄道。

“大哥……”凌寒笑笑:“您这穿着军装,我就以为是公事儿。”

“没,我不是想穿着军装来,我是没有不是军装的棉服了。”郑文雄认真的说道。

凌寒点点头,表示理解,也不由得多了几分沉重。

前线的士兵们,冬天的冬衣不够,这个凌寒是知道的。第五战区靠北,下雪的时候了,士兵们还没有棉衣,导致很多人冻伤,境况很是凄惨。关于此的申请和报告在重庆行营也有一堆,只是财政上供应不起,生产也跟不上。其中的困苦,郑文雄知道,凌寒也知道。

“我是跟你说个别的事儿,虽然我现在是买不起棉衣服了,但是我手里头确实还有一大笔钱,我得给你们交代一下……”郑文雄郑重的说道。

“跟我们交代?您讲。”凌寒道

“其实,扬城的时候,税收一直不高,我们的军队也没有经商,与民争利,军费基本是财政拨过来够用,没有什么积蓄的。就是后来易帜,国民政府给我们的军费一直都比嫡系军少,那会儿扬城财政还能补给。后来,到徐州战场,后来扬城沦陷,这问题就大了。凌寒你在行营估计也知道,这军费一直来呢,给到我们的比嫡系部队的少太多了。就是第五战区,咱们第四集团军比第十一集团军军饷的三分之一都不到,更别说武器了……”

郑文雄叹息着。

凌寒点点头:“这些我知道的。”

这个问题由来已久,又很是复杂。

起初一是国民军与军阀部队打仗多年,积怨很深,互有倾轧,二是国民政府对非嫡系部队的管控力很差,导致很多部队续报人数冒领军饷,于是,国民政府给的旧军阀部队的军饷就少;后来抗战一起,虽则可以放下仇恨,但是军阀部队的战斗力差,素质良莠不齐也是客观,加上僧多粥少,各个战区各个部队都是军饷军备紧张,江文凯也没有一碗水端平,是以,这就导致这个恶劣形势就沿袭了下来了……

凌寒可以想到,此时在北方驻防的郑文雄是多么困难。

“二十六年抗战初起,我们扬城军扩军到六万人。现在集团军总数不过三万,可是,我们的伤亡人数是六万……我们大部分的同乡都回不到家乡了,倒在了不知道什么地方,他们的家人都不知道去哪里收拾他们的尸骨……”

郑文雄感叹着:“打仗战死的是没有办法的事儿,但是,真格是非战争的死亡,那就是我们对不起兄弟们了……”

“那自然是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