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400.弦歌不辍(2/5)

的书琪,看顾云清与郑蕴仪的孩子,凌寒拜托了林熙宁从中周旋,安排凌华出国。本来,凌寒有意同时安排凌华带书琛和书璟两个孩子出国,但是,凌言夫妻愿意孩子在自己身边长大,书琛亦是不愿意离开,也只得作罢。书琛尚且懵懂,却最是经历战争的残酷,他的父母皆是死于战争,可是,即使如此,书琛自小学到的,深深铭刻于心的是,“中国不亡,有我。”

————

三十年的新年就在这样气氛中度过,阴冷的重庆,阴霾的天空,和看不到的未来。

凌寒一向没有操心过柴米油盐之事,沐家的日常吃穿用度从来都是明俊和韩燕夫妻在打理。之前在扬城时候,家中的吃喝用度都是凌晨负责,一年几千大洋留出来,若是再有大的花销再另行支取,凌寒的薪水自己支配。凌晨自律甚严,沐家从来是比较节俭,自然也是够用的;到武汉生活那一年,经济也未曾很紧张;然而在重庆的时候,物价飞涨,按照往年做法,留着日常的家用便是很紧张。及至二十九年时候,未及年中,家里公用的钱所剩无几——这还是韩燕力求节约的情况下,肉蛋只是给孩子留的,便是日常的蔬菜,也大多是她在院子里种出来的。

为安置扬城难民,凌言曾经组织过捐款,当时情势紧张,急需要钱,一分钱都是买粮食买帐篷的救命钱,凌言与凌寒两家的私人存款全部捐出去了,便是日常花销,都是有一分钱都会尽量的周济扬城难民,到最后,一家人竟然也陷入了捉襟见肘的地步。幸亏也是有凌华与凌豪周济了一些,才渡过难关。

然而,年底凌华出国花销很大,凌豪夫妇在国内薪水也不高,到了三十年过年的时候,真的生生过成了年关。

七八十一斤的猪肉,二三十一斤的鸡蛋,韩燕买了一小篮子菜,被明杰哀嚎着花了半个月的薪水。

及至晚上吃饭,包了肉馅饺子还是只有书琛和书璟两个孩子有份,煮了水鸡蛋是给两个孩子晚上加餐的夜宵。书璟才五岁,还是懵懂的年纪,吃着好吃的欢欢喜喜,书琛却是不肯再吃了,说要留给弟弟。

“书琛,你听话。”凌寒耐着心说道。书琛三四岁的时候,有点婴儿肥,肉肉的小脸蛋格外可爱,从离开扬城,书琛就清瘦了许多,及至八九岁了,看上去都是有些孱弱了。

“二叔和三叔都不吃,是小弟弟吃的,我不吃,我不要大家特殊照顾我……”书琛格外的坚持。

“书琛,你还没有长大,等你长大了,长到三叔这般高的样子,我们就不会特殊照顾你了。”凌寒极是耐心,帮书琛包了鸡蛋,又递水给他。

书琛太是瘦弱,多少有点营养不良的感觉,凌寒原就是很内疚。他看着书琛吃下去,才是多了些笑意。

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凌寒蓦地想起这话,更是深深感慨。他们得结束这战争,结束这灾难和无尽的牺牲。

“书琛,你小时候长得肉乎乎的,可可爱了……那会儿你极爱用小脸蛋蹭叔叔,你得多吃点,长得高大壮实一点。看着你现在这个瘦弱的样子,叔叔心里很不好受。”

凌寒盯着书琛,说道。

“我怎么不记得我肉乎乎的样子啊?我不瘦的,很壮实呢,三叔,您看,我们是体育课锻炼,我锻炼多才瘦的……”

书琛瞪大眼睛否认着。“三叔,您功夫极好的,您有时间教我好不好?”

凌寒点头:“好。等你再壮实点,有点力气我就教你。你现在,你试试,掰腕子,你两个手都抵不过我一个手的。”

书琛自然是毫不示弱,可是,书琛才是八九岁的少年,力气尤弱,自然是轻轻松松就被凌寒按倒。

“服气了吧……”凌寒轻笑道。“你爹爹的功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