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正文 第二十七章 火枪、鸟枪(2/3)

避其兵锋,向南转移,以江阴城丁壮为乡兵义士,入湖广、闽地,寻大明正统报国从军!”刘辉开始说自己原本的打算,想看看陈明遇和程璧两个人听了自己的意见后,会不会能有所改变,毕竟以死相拼并不是唯一的出路。

“向南转移?现在刘良佐就在城外,这转移怕难实现!再说江阴城中人口众多,也不可能空城而去!”陈明遇并不赞成刘辉的建议,“而且此议一出,城内必然民心涣散,后患无穷!”

程璧也认同的点点头,现在守城,宁死不降已经成大家的共识,一旦有一点的松动,那城内的各家势力必然分裂,这会给江阴城的团结造成空前的打击。

“三就是拼死守城了,为了汉家最后的尊严,头可断,发不可剃!”刘辉的眼中也闪出了决然。虽然随着时间的流逝满人成了中华民族中的一员,可是在最初的时刻,他们确实是属于异族的。

“城内丁壮,多无军事经验,格斗战技并不得法,全靠个人勇武,极难同久经战阵的清兵相较,白天的结果,我想两位也已经知道,如果再经历几次,江阴城里怕没有可战之人了!”刘辉说话间又转变了话题,陈明遇和程璧有点跟不上刘辉这种跳跃性的思维。

“城内适龄丁壮,十四岁至六十岁共六万余人,即使守不住城,也不会让那些清兵好过,刘小哥,你是不是过虑了?”陈明遇问。

“陈大人,六万余人是可战的人,我说的是能战,能成军的壮年男子!”刘辉强调了下自己说丁壮的同陈明遇说的丁壮间的差别。

“那样的话,恐怕不会超过两万人!”程璧插进来,陈明遇也点点头。

“想要快速成军,练兵的方法我有,但是兵器上需要早做准备,所以我想城北守卫的事情,需要另外有人负责,兵备上的事情,还是由我来负责吧!”刘辉像是在绕圈子一样,绕了一个大圈,最终把话题落在兵备上。

没想到刘辉说了这么多,最后是要负责兵备。听了刘辉这话,陈明遇没什么感觉,程璧稍稍有些不满,城北今天刚刚成军而已,虽然初有模样,但是刘辉也不能说抽身就抽身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程员外,刘某也是为了长远着想!兵备事了后,兵我还是要继续掌的!”刘辉看出程璧有些不满,连忙解释了一下。

“城北兵事,刘小哥寻个助手暂代吧!也不用让出,兵备的事情,陈某确实不了解,能有刘小哥相助实在是太好了!程员外也别怨刘小哥,让他把兵备事理清,他还是你城北的人!”陈明遇也连忙打圆场,毕竟刘辉是为了给自己帮忙。

听了陈明遇的话,程璧也知道自己是“着像”了,其实刘辉帮着谁都是在为了守卫江阴出力。

“既然刘小哥主动承担兵备事,我想问问刘小哥可有什么打算?”陈明遇知道刘辉不过做了一点改进,就把箭支生产的速度加快了,便想听听刘辉是不是又有什么好主意。

“现下并没什么具体的想法,只是知道应该加强火器制造!在城北,我已经安排人试制红夷火炮,现在吗,我想应该集中其他三区人手改制火枪!”刘辉说了下自己的大致思路,“火枪操作简便,掌握使用所占用的时间不多,以江阴城丁壮,应该能够很快成军!”

“刘小哥,不是程某多言,曾听说这鸟枪射程不过二十步,力不能透甲,而且极易炸膛自伤,以此物为主,怕是不妥吧?”这一会儿,程璧难得能多说几个字。

“程员外说的是,鸟枪确实有如此缺点,可是我说的是火枪啊!”刘辉强调了下两者的区别。

“仅仅一字之差,可有天壤之别?”程璧反问到。

刘辉“嘿嘿”一笑,“我曾经见过洋和尚所著一书,内里有详尽的火器制作方法,所以我想应该能够制作出先进的西洋火器,以此守城,必然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