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八百九十一章 妥协与独一无二(3/4)



集装箱内码放着一个个的水桶和水柜,不是其它库房里的那些货架和箱子——这是在耗费运输麻烦的淡水,在对精品瓷器进行脱盐。

一般出水文物无所谓,好东西的脱盐操作越早越好。

陈章华打开的第一个水柜,里边横着放着个造型奇特瓷器:很高,很大!为了保护器物不收到意外碰撞的损坏,水柜里还垫着不少亨。

陈江华蹲下身,对着张楠道:“张先生,我判断这应该是件豫省巩-县窑烧制的白釉绿彩高足把壶,整器完全没有损坏°都可以为它命名,因为据我所知,到目前为止,全世界绝对找不出另一间类似的器物。

这是世界独一无二的!”

白釉绿彩,出水口为龙首,曲柄同壶颈都非掣长,特高足,整体高度超过一米,这在近1200年前妥妥的属于超大型瓷器。

不管是出土、海捞还是传世,不管是华夏国内还是国外,之前就没出现过这样类型的器具!

张楠也蹲下身,仔细看了看——比上辈子看过的资料照片里的它更漂亮!

“我看就命名为‘龙首长颈高足花浇’,这么大的器型,不大可能拿来倒茶。”

花浇,专用于浇花的一种壶,造型仿西亚铜器,口沿一侧有流,直颈,口、肩之间连有曲柄≌遍认为花浇在宋代开始烧制,流行于明永乐、宣德时期,延续至清。

那唐代有花浇吗?

张楠个人认为应该有吧,当初的贵人们要是想自个陶冶情操浇浇花,难道拿个大水瓢往下倒?

想象一下喜爱牡丹花的杨玉环拿着个水瓢干这事…画风有点不大对。

当然,这么大的花浇估计杨玉环是用不了,得力士型的宫女、太监才玩得转。

以器型猜测其用途、以可能的用途命名,这些都是考古界趁的招数——陈江华知道张楠是行家,听到这个名字,心里赞了一个。

“黑石号”的出水文物张楠就不会出售,最多将部分重复太多的器物赠送给一些收藏机构,甬城博物馆大概会是最大的受益者。

不过这件“龙首长颈高足花浇”农博升和陈江华就别想了,最多指望在搞主题展览时借用一下,壮壮门面。

盖上盖子,没把东西从水柜里取出来,免得磕碰了——这玩意看着是漂亮,但脖子太细,张楠怕贸贸然取出来给弄坏了。

之前知道维塔-布鲁诺“黑石号”内发现了40来件珍贵的金银器,但陈江华没急着把那些贵金属器物搬出来,而是提过了水柜边的一只个水桶——里边就四个盘子。

在他眼里,这是个盘子要比那些金银器研究价值更大。

“唐青花!”

看清了桶内的物品,张楠忍不住说了句:两辈子加起来,这是自个第一次亲眼见到唐青花。

这是唐青花!

唐青花被认为是华夏目前已知的最早的青花瓷,可有个圈内不少人会有的问题:唐青花究竟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青花瓷?

“4个盘子,出水的时候是放在一起的,胎体比较细,我看了,是浅黄白色,烧结不是很致密,比较松。”

说着,陈江华从水桶里取出一个,张楠也顺手拿了个瞅。

陈江华继续道:“这也是我第一次上手唐青花,施彩工艺看着是先在胎体表面施一层透明釉,然后用钴料在釉面上描纹饰,最后在纹饰图案上再覆盖一层透明釉,青花纹饰是在上下两层釉之间。”

张楠也仔细看了看,“嗯,是釉中彩,不是釉下彩。江华,你看这会是哪个窑口的?”

青花瓷,釉下彩的典型,这会真没几个人知道最早的唐代青花是釉中彩。而张楠对景德镇青花熟悉,但唐青花…

压根不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