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163、曾孙为何在此?(2/3)

视的宗室子。”

刘病已的身份特殊,未得霍光的允许,公孙遗也不敢轻易对赵充国解说得太清楚。

赵充国哪里会听不出他话中的含混之意?

一般来说,这种含混便意味着拒绝。

一般来说,赵充国也不会再问了。

但是,很显然,这不是一般情况。

赵充国抿了抿唇,盯着公孙遗道:“掖庭养视的宗室子……大将军……故皇太子之孙!”

说到最后,赵充国的语气十分肯定,显然是已经得出了结论。

公孙遗讶然,却到底没有说话,不过,已经从毛罽下出来,坐在一旁的刘病已却没有那么好的耐性,他瞪圆了眼睛,惊诧地问道:“将军见过我?”

听到他的话,赵充国与公孙遗同时感到了无奈。

良久,赵充国眨了眨眼,缓了神色,才转头看向刘病已,温和地对其言道:“曾孙不该如此轻信。且,仆非将军。”

刘病已眨了眨眼,勾起唇角,笑道:“大人很信任将军。”

赵充国有些不解,只能看向公孙遗,公孙遗笑了笑:“曾孙口中的大人当是大将军,然也?”

“然。”刘病已很愉快地点头。

提起了大将军,赵充国与公孙遗同时皱眉,两人相视片刻,最后,还是公孙遗开口:“曾孙为何在此?”

刘病已端坐着,双手置于膝上,稍稍仰头,一副乖巧的模样,对公孙遗道:“长史此行不可耽搁。”

公孙遗咬了咬牙,随即笑道:“无妨,为曾孙耽搁,乃仆之幸。大将军必不会怪罪。”

刘病已瞪大眼睛:“长史确定?”

公孙遗语塞了。

——若是其它事情,为刘病已耽搁,霍光肯定不会怪罪,但是,赵充国此事关系北边之事……

公孙遗还真不敢肯定。

刘病已这么说了,意思很直白——反正你只能带着我,又何必问那么许多呢?

这么一想,公孙遗还真的没有其他办法了,只能笑道:“仆愿曾孙见大将军之时亦能如此直言!”一句话毫无停顿,竟是显出了几分咬牙切齿的意思。

刘病已笑眯了眼,毫不在意,转头看赵充国,好奇地追问:“将军见过我?”

赵充国无力地辩解:“曾孙,仆非将军。”

辩解之后,看着少年毫不在意地摆手,赵充国心里除了无奈还是无奈,最后,他也只能安慰自己——少年郎不晓事,见着个军吏便称将军,也是可以理解的。

自我安慰了一通,赵充国看着盯着自己不放的少年,无奈苦笑,斟酌了一下用辞,回答道:“曾孙肖似卫太子。”

刘病已一怔,随即闭上双眼,片刻之后,才笑道:“原来如此。”

虽然笑着,但是,刘病已心中十分苦涩——他怎么就忘了这一点……

赵充国看不明白少年的心思,只能沉默着低下头,忽然就听到刘病已好奇的声音:“将军见过家祖?”

赵充国抬眼,看着与故皇太后肖似的少年,重重地点头:“先帝时,臣先为羽林,后为中郎,见过太子。”

听到他自称“臣”,刘病已不由怔了一下,随即便只当是这位护军都尉口误,向着他的位置稍稍倾身,不无急切地追问:“将军为我讲讲家祖可好?”

赵充国不由惊讶,直接反问:“曾孙想知道太子之事?何必问臣?即便大将军事务繁杂,不便与曾孙叙话,曾孙身在掖庭,据臣所知,现任掖庭令乃张贺,张贺曾为太子家吏,曾孙问掖庭令岂非正相宜?”

刘病已目瞪目呆,良久都无法回神。

——原来,张令曾是太子家吏……

——难怪……

刘病已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