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149、杨敞夫妻(2/3)

、妻子、同产,无少长皆弃市。(注1)

群臣皆认为该以此定李陵之罪,然而,上以此事问太史令司马迁时,司马迁却盛言:“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今举事一不幸,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蘖其短,诚可痛也!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蹂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虏救死扶伤不暇,悉举引弓之民共攻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士张空弮,冒白刃,北首争死敌,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

天子却以迁为诬罔,以李陵功高讽刺李广利功少,欲沮贰师,为李陵游说,而下迁腐刑。

司马迁是太史令,结交的人中并没有位高权重的,杨敞也没有什么办法能为其脱罪,也没有太多的钱财可为其打点,不过,他仍然去了长安。

在那种时候,他能够不避嫌疑地前来司马家,便是极重道义的了。

司马迁无子,唯有一女,在得知杨敞丧妻之后,司马迁便将女儿许配给了杨敞。

司马迁当时不过刚刚出狱,杨敞却没有任何推辞,禀明父母之后,重令为介(注2),定下婚事。

这位司马氏就是杨敞现在的妻子。

杨敞的仕途倒有一半是因为这个妻子。

——司马迁后来为中书谒者令,与霍光、张安世等人都有来往。因为这点交情,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之后,便征其为幕府军司马。

杨敞本人心性忠厚,并不适合军司马的职位,因此,始元六年,霍光便将其迁为大司农。

大司农,原名治粟内史,掌谷货,有两丞。孝景皇帝后元年更名大农令,孝武皇帝太初元年更名大司农。属官有太仓、均输、平准、都内、籍田五令丞,斡官、铁市两长丞。又郡国诸仓农监、都水六十五官长丞皆属焉。

这个职位虽然九卿之一,但是,事务繁杂,关系民生,极容易出力不讨好,不过,杨敞本人却是极喜欢这个职位。

杨家本来就是耕读之家,杨敞对农事也不陌生,一年多的大司马令做什么,虽然没有什么建树,但是,也没有过失,比起以往大将军幕府的日子,不知轻松了多少——霍光为人谨慎,对属下的要求虽苛刻,但是,也不容有失。那种压力实在不是杨敞那种性子能喜欢的。

杨敞以为,也希望,自己就这样当着大司农的职位,直到年岁足够,可以上书乞骸骨了,就带着妻子,回华阴的家中。

杨敞从没有想过,自己身为大司农,也会接触到这样的事情。

——告发长公主欲杀大将军!

杨敞不由就是一身冷汗,他更加用力地握住妻子的手,望着堂中站着的男子,好容易才沉声开口:“燕君,此事,君当告于廷尉。”

杨敞一点都不想知道这件事,更没有去想因此立功什么的,他只想找个理由把这件事推出去。

站在堂中的男子年纪比杨敞还大,也是满头冷汗,听到杨敞如此说,如何不明白他在推托,他猛地跪下,叩首急言:“大司农,臣不想死啊!”

此人姓燕,名仓,是大司农寺的属吏,曾任稻田使者,巡查稻田情况,算起来也是杨敞的属下。他的年纪又长,杨敞被他这么一跪,心中顿是便觉得不忍,对自己故意推托的打算更是深感愧疚。只是,他素来没有急智,心急无措之下,只能下意识地看向自己的妻子。

也正是因燕仓年老,司马氏才没有回避,此时见丈夫拿不定主意,她却不能像以往一样代他拿主意,只能站起身,面对夫君行礼道:“君既有外事,妾请退。”

杨敞一听这话,立刻便慌乱起来,连忙跟着站起,刚要开口,便看到妻子的眼色,硬生生咽下原本要说的话,改口道:“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