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139、分析(2/3)

防卫森严,近身的护卫才少了。

按制,大将军府有长史、司马各一人,秩千石;从事中郎二人,秩六百石;掾属二十九人,令史及御属三十一人,无秩。此外,还有天子所赐官骑三十人及鼓吹充作仪仗。再加上大将军的部曲还有五部。这种情形下,一般人根本无法靠近。更何况,大将军府乃是幕府所在,府中行的是军法,种种规矩都是为了护卫主将而设,自然是极妥当。

依汉制,诸侯序二等。一为王,次为侯。侯国自然不能与王国相比,受封之际即不受茅土,归国亦不立社稷、宫室,不过,既然称国,即使列侯只食租税,侯国与同等之县也是有不少不同的。县之主官称令或长,侯国的令或长则称相,其余官吏与县相同,并不臣于列侯,只是每年按封侯的户数将列侯应食之租税上交列侯。除此之外,列侯自有家丞,秩三百石,主理列侯家事,此外还有主车马的仆、职比郎将的门大夫、行人各一人,职如侍中的中庶子与职如谒者,负责前导之事的洗马共十四人,这些皆是护卫之职,无秩。

霍光素来谨慎,又怎么可能少了防人之心?

大将军府的护卫甚严,侯家的护卫职员较少,但是,还有霍家的奴婢、私属,加到一起,也颇为可观,护卫家宅自是足够了,再加上霍家的规矩素来严整,仔细想来,霍光的安全并无可虞之处。

想通了这一点,公孙遗与杜延年心中都轻松了不少。

两个亲信的想法,霍光不是不知道,但是,他自信自己的护卫不会让自己出事,因此,也没有多想,反而专注地思索燕王的那份上书。这会儿,见两人回神,霍光便直言相告:“我始终感觉,这份上书不对劲。”

杜延年附和点头:“臣亦同感。只是,臣想了一夜,仍然没有想通。”

公孙遗没有吭声――他也觉得不对劲,但是,听霍光与杜延年如此说,又觉得未必不是二人太过敏感了,毕竟,燕王这份上书,除了内容离奇了一点,也看不出别的来。

“……必是有什么可虑之处……”霍光轻声低语,目光低垂,让人看不分明。

公孙遗与杜延年都没有听清楚霍光的话,但是,不必多想也能明白霍光在说什么,两人相视一眼,却终究没有得出什么默契来。

公孙遗低着头,轻声道:“臣以为,也可能……此书乃是丁外人之意……”

这是公孙遗想了一夜之后的猜测。

听到长史的说辞,霍光与杜延年同时抬眼看向他,却是半晌都没有吭声。

面对两人的注视,公孙遗倒是没有发怵,思忖了一会儿,还是道:“长主毕竟是女子,与燕王的联络……大多是丁外人最后做的。”

说到最后,公孙遗不由也更加笃定了几分。

霍光微微眯眼:“倒也是……”

不等霍光说完,杜延年便摇头:“丁外人的确能联络上燕王,但是,若是此事违了长公主的意思……昨夜之宴又岂能顺利进行?”

――丁外人算什么?没有鄂邑长公主,丁外人什么都不是。

公孙遗顿是脸红,连忙道:“臣失算了。”

霍光却轻轻摆手,稍作安抚,便问杜延年:“幼公方才说,昨日长公主脸色很不好看地谒见了陛下?”

杜延年点头:“是的。”随即,他眸光一闪,若有所悟地道:“……而且,长公主还对陛下无礼了……”

“信囊!”霍光唇角微扬,“陛下让奉车都尉给长公主送了什么?”

“应该就是燕王的上书。”公孙遗了悟,“昨日正逢大将军休沐。”

杜延年撇嘴:“燕王、左将军、车骑将军上书,哪一次不逢大将军休沐?”

――像燕王这样的上书,若是霍光当值,在尚书台就会被摒弃不奏,哪里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