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29、壶关三老引发的变局(2/3)

幸君小产了……”天气闷热,兼之焦灼万分,上官安早已是大汗淋漓,朱胄下的黑色大襦上满是湿渍。

霍光不由大骇,反手抓住上官安的手:“幸君如何?”

上官一脸惊恐:“不知道……来报讯的苍头(注)说不清楚……”他是又惊又急,竟是完全没有感觉到霍光的力道。

霍幸君,霍光的嫡长女,嫁给上官安已经五年,却是第一次有妊,霍光本就担心长女会不会像其母一样不易顺产,听到这样的消息,不禁更加忧虑。

正在担忧,霍光却冷不丁地听到上官安低呼一声:“噢——”随即就听他压低声音,悄声道:“阿翁让我转告,有贵客在尊家。”

霍光讶然抬眼,却依旧皱眉,上官安见状不禁着急,他虽然风流,但是,对霍幸君也是真的上心,否则,也不会五年无子也不冷落娇妻,如今见霍光迟疑不予答复,心中焦灼不已,顾不得上下尊卑,扯着霍光的衣袖急道:“阿公,其它事我也管不了,幸君若是……若是万一……”

霍光拍了拍女婿的手,让他安心,又过了好一会儿才道:“你先回去,我来安排。”他还是在当值,着实走不开,需要请旁人帮忙。

上官安又连连嘱咐了好几次,生怕霍光不把这件“小事”放心上。

看着上官安走远,霍光又到殿门处晃了一下,见天子仍在怔忡出神,便疾步赶回值宿庐舍,却见舍内空无一人,他一拍脑门,让庐舍中侍奉的宦者去大宛厩寻金日磾:“就说我有急事。”随即又赶回帝寝。

半个时辰后,金日磾才来到帝寝,悄然在廊道转角处止步,示意看到他的宦者提醒霍光。

“翁叔,帮我个忙!”霍光走到金日磾面前便长揖及地,唬得金日磾连忙侧身避开:“不必如此,只要我能做到,子孟但说无妨。”(注)

霍光这才挺直腰,皱着眉道:“你今日休沐,代我回家一趟……幸君小产了……”

金日磾闻言也是一惊:“怎么回事?莫不是被惊吓了……”之前平乱时,也生吏士以平乱为名行劫掠之实的事情。

“我也不清楚,是上官安方才来说的。”霍光满面忧色,“你代我看看情况。”随即压低声音道:“上官桀说有贵客,妇道人家不知轻重,你帮着决断一下!”

金日磾点头:“小事,我这就去。”

霍光却又道:“上官安也在当值,你顺便问问羽林令(注4),能不能让他归家一趟。”

金日磾再次点头:“好。还有别的吗?”

霍光摇头:“拜托翁叔了!”

金日磾摆手,同时低声道:“我方才来时,见苏文往钩弋宫去了……”

霍光没有惊讶,轻声道:“壶关三老上书讼太子冤……”

“太子往东去了?”金日磾立即明白——壶关在长安东边——随即大惊,“他们要对太子下手……”

霍光苦笑:“太子当初就不该出长安。”他只是天子近臣,出了长安,他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看刘据自己的本事了。

虽然是如此说,但是,霍光随即又摇头:“不出也……”

金日磾也只能叹气——丞相为将平乱,太子不出长安便是束手就擒……谁知道丞相会不会让太子活着见到天子?

丞相与帅将军是儿女亲家,师将军李广利乃是昌邑王的舅舅,诸皇子中,昌邑王也算是比较得帝心的一位了……

注1:三老,古代掌教化之官,乡、县、郡均有设。(《汉书-高帝纪》:“举民年五十以上,有脩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乡一人。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五更,古代乡官名。用以安置年老致仕的官员。古代设三老五更之位,天子以父兄之礼养之。(《礼记-文王世子》:“适东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