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二章 代帝出家(1/2)

阿桐撇着嘴,冷哼一声道:“你兀自安排这些,可有问过阿毓是何心意?阿毓与你决断,你便未自省一番?若你不将自己这性子改改,阿毓还是不会要你!”王靖之眸光顿了顿,他说的,似乎有道理。:“群臣已然在金殿等候多时,殿下该去安排先帝的后事。”王靖之慢条斯理的起了身,一拂袖出了门,如玉侧颜,连着耳根处泛起微红。阿桐怔怔的看着王靖之离去的背影,转眸看向榻上了无生息面如死灰的司马安,道:“皇兄,我见到王靖之脸红了。”他走近司马安,低低的道:“皇兄,从前我从不敢与你讲,自北方一路行来,我见了太多的困苦,太多的悲痛,饿殍满地,骨肉相食,我大晋的民,太苦。”他不自觉的抚上司马安冰凉的手背道:“皇兄常猜忌这个,猜忌那个,无容人之量,如何为一国之君?连我这与你最亲近的骨肉,也不敢与你讲实话,还有谁会这样做?皇兄固然是好意欲平衡朝堂,你却从未发觉,这样的朝堂更加人心惶惶?人人明哲保身,但求富贵,何以身先士卒?我大晋,不能再这般腐朽下去!”说完,他毅然起身,将脊背挺直的如松如竹,一如往日的杨毓。阿桐一身丧服,步履平稳的走上朝堂。元康十一年,司马安驾崩,谥号晋怀帝。其弟司马桐继位,改制,帝号建成,史称建成元年。建成元年正月初三,晋怀帝尸身停放路寝。文武百官哀悼,举国发丧。正月初七,帝尸移往陵寝江陵。初十,琅琊郡。一队远行的士族马队行在平整的官道上,突然,马队休止。:“何事止行?”桓遗挑开帘幕看出去。谢南音坐在后面的马车上,不胜其烦的甩了甩帕子,黄莺出谷般的声音传出车外:“前方恍若有一巨石挡住去路。”桓遗微微蹙蹙眉,自斜倚着软榻的身子微微颤了颤,轻轻的咳嗽两声:“去看看。”正值正月里,庶民走亲访友是少不得的,官道上人流也不少,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天书!”谢南音略微抿了抿唇,声音悠长的道:“下车。”一旁的婢女为她戴上帷帽,整好衣角,下仆早已跪趴在马车下,谢南音玉指轻扬,挑开帘幕,迈着优雅的步子踏在下仆背上,走上前去。巨石二丈见方,上书血红大字。天下大乱,王位易主。大晋盛,子高王。十四个大字,寓意不言而喻。庶民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个气质出众的世家女,听完这十四个大字,纷纷双腿颤抖,噗通跪了一地。琅琊王举旗造反,桓亮携兵五万投靠,狼狈为奸,美其名曰:奉天命。举国哀悼人心惶惶之际,新帝下旨大赦,减赋三成,举国征兵。皇后王氏加封仁德太后,移居养生宫颐养天年。琴仙亭公主代新帝出家,为先帝修道往生,三年为期,道号“乐宣君”,收回先帝赐婚。虽然是普通的赦免与减赋,其中的内容却是不同的。以往新帝登位是大赦天下,而司马桐这道旨却标明九不赦。杀人者,不赦。谋反者,不赦。逆大道,不赦。恶逆,不赦。不道,不赦。不孝不睦,不赦。不义内乱,不赦。此九不赦,将罪有应得之人尽数囊括。小罪轻罚之后,便可赦免无罪。而减赋三成,一户年产五百石以上,不减。如此便解决了世家大族正常交税,维持国家财政。举国征兵,每户只出一男丁。相较于以往征兵的困苦,这一次是顺畅至极,甚至有血性武勇之家主动投军。新帝的三道圣旨,可谓深得民心,庶民仿佛看到了一位自大晋立国以来,首位明君降临,心中拥护之意绝不是奴性使然。相较于前三道圣旨的惊爆,第四道,第五道圣旨则被忽视了。杨毓紧咬着银牙,怒气隐隐而发,突然,“砰”一声,小拳砸在身侧的榻几上:“司马桐!”:“阿姐。”杨秀低低的笑了笑道:“阿姐怒甚,不过是个名罢了,陛下只让你在家带发修行,难道阿姐真的想嫁与桓七郎?”杨毓條然起身道:“祺砚,去,给宫里递红本,我要面圣!”:“是。”祺砚不敢耽搁,赶紧出了门。:“阿姐!”杨秀软绵绵的唤了一声,拉住杨毓的衣袖。杨毓冷哼一声道:“无论我是否嫁与七郎,他不该不问过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