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七章 再会谢公(1/2)

信命,不认命。杨毓在心中低低的提醒自己。手指挑开帘幕看向车外,薄雪挂在树梢,洁白与枯黄影影绰绰的绵延到远方。一栋青瓦屋舍就在前方,房前种着几株梅树,粉红,嫣红,素白,一片的梅花枝枝动人。:“南方竟也有人栽种梅树?”杨毓有些好奇。桓七郎笑着,似乎此事很是自然一般道:“不过是从北方移植过来应景的,你当这些人是真的隐居世外?哪有一个不身在世外,却依旧享受家族俸禄的。”关于这种事,桓七郎要比杨毓通透的多,杨毓垂眸想了想,笑着道:“也对。”隐约间,看到一个身姿修长的中年士人,手拿着花锄站在梅树下,似乎在挖着什么,杨毓笑道:“可是这世外之人,却比尘世中的你我,要逍遥快活的多。”桓七郎轻笑一声,微微扬起头道:“待你我大婚以后,我便寻一处山水,阿毓何时想去,我们便去住些日子。”杨毓侧目看着桓七郎,笑道:“甚好。”马车驶近,那士人抬眸看来,眸光中没有一丝的惊讶,只将锄头递给一边的下仆,掸了掸身上原本就没有的尘埃,笑着等着。杨毓轻快的自马车上跳了下来,走进谢安,盈盈一礼:“阿毓见过谢公安。”那人习惯性的擤擤鼻子,口中说着端美的洛阳腔:“今日恰好挖出夏日埋下的好酒,女郎可愿一同饮几杯?”杨毓笑着摇摇头道:“身上带伤,不好饮酒。”谢安有些失望,伸手道:“那便庐中一叙吧。”:“善。”谢安自始至终,没有与桓七郎说一句话,仿佛不认识一般,让桓七郎有些不爽快,他笑着道:“谢伯父,侄儿给你见礼。”谢安这才转眸看向桓七郎,笑着道:“听闻你与阿毓已经被陛下赐婚,以后可要好生对待阿毓。”这话说的,就似杨毓的长辈一般,二人不过是连面也未见过,隔着刑司大牢的墙壁吟唱几句,这般浅薄的交情,杨毓无论如何也不相信他能这般对待自己。桓七郎也是一怔,随即笑道:“多谢伯父教导。”谢安满意的点点头,转身请二人进门,跨进门槛的瞬间,杨毓悄然扬起了笑脸。老狐狸。三人分别落榻,下仆送上新鲜的水果和刚刚烹好的茶,退出门外。杨毓悠然的抿了一口茶,笑着道:“谢公这世外桃源真真快意,阿毓慕之甚深。”谢安笑着道:“阿毓心悦,尽可常来。”杨毓朝桓七郎伸手道:“婚书。”桓七郎未有一丝迟疑,递给了杨毓。杨毓笑着道:“谢公,婚书。”谢安点点头,自榻几上的木盒中取出婚书递给杨毓。杨毓拿着两方婚书,郑重其事的起身,对着外面拜了一拜道:“黄天在上,厚土在下,弘农杨氏阿毓,今日为证,谢氏元清,桓氏秋容婚事就此作罢,今后嫁娶各不相干。”说完,她自顾自的将两封婚书投入一旁的火炉中。谢安笑着看着杨毓道:“狡黠。”杨毓一扭身看着谢安道:“不及谢公。”二人相视一笑。辞别了谢安,杨毓与桓七郎踏上归途,桓七郎至今未想明白,究竟这二人是在说些什么,不禁问道:“阿毓,这谢公可是在等着我们?”杨毓挑开帘幕道:“想来,早在桓公亮出金陵城之时,便已经等着了。他故意冷淡你,便是说,以后,不。”杨毓改口道:“至少在桓家之事未尘埃落定之前,都不想与桓家关系甚密。”桓七郎冷笑一声,颇有些看透红尘的意思,缓缓的道:“想我桓家繁荣之时,这些人哪一个少占了我家的便宜?如今事情还未明朗,就连这大名在外的名士,也恨不能离我远远的。”杨毓不能赞同他的话,面色也严正了几分:“七郎,从前你桓家荣华,谢家也不差,你们两家只能说是互相帮衬,亦或互相利用。可恨之人绝不是在大难之时弃你而去之人,而是落井下石的。明哲保身,从来都不是罪过。”桓七郎转眸看向杨毓那双清亮的惊人的眼睛,信服的点点头:“我只是不忿罢了。”杨毓蹙着眉道:“此时此刻,桓家需要的,绝不是你的不忿。”:“是。”杨毓看着桓七郎无精打采的模样,心中有些后悔,她不该这般与他说话的,接着道:“你且看看,你落难之时,可有人落井下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