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十二章 模棱公(2/3)

汪砚池,嗯,后边的山势,明润你看是不是一座笔架?”

苏辙还是老样子,微笑着躬身:“小幺叔好。子瞻这段时间迷上了堪舆之术,都快魔怔了……”

接着船里有钻出来一个女生,见到他便招手:“小油!”

正是二十七娘。

苏油笑道:“难怪子瞻子由在外边吹河风,原来是你在舱里。”

接着又出来一大一小,却是八娘和苏小妹也来了。

苏油赶紧说道:“那赶紧走,河边风大,我们上去叙话,姻伯和世伯怎么没来?”

八娘笑道:“阿爷说他要是来了,那就是来收感激的,没必要,因此便没有来。”

二十七娘则说道:“我估计我爹是舍不得这份礼金!”

苏油说道:“可别这么说,世伯在孩子们的身上可是出了不少力,小妹你怎么昨天没跟五哥他们一起来?”

苏轼说道:“昨天小妹不是当出纳吗,等回去发现狗剩他们已经出发了,就哭了鼻子,我今天便将她带来了。”

这两人文字上天赋不凡,用苏轼的说法,教到这样的学生是一种享受,天天都要给苏小妹开小灶补习,功课早甩开了其余小伙伴几条大街,这心是偏得都没边了。

苏油对苏小妹说道:“以后这样,你们每周分一个小组来可龙里。协助我做些实验,顺便学习理工知识啥的。现在房子里就我和伯爷两人,真不习惯。”

苏小妹有点奇怪地看着苏油:“新嫂嫂会不会不让你跟我们玩了?”

苏油就搓她的脑袋:“你想得还真多,现在她就在和狗剩哥他们一起玩。”

一行人来到敞坝边上,就见到一堆的鸡,鹅,鸭,还有还有十几蓝大大小小的蛋。

鸭子们对自己的待遇非常不满,闹得不可开交。

苏轼就忍不住笑:“听闻朝堂也是这般模样。”

苏辙沉声道:“九二!慎言!”

苏油其实对这些东西也有些麻爪,不过听苏轼这话也没好气:“子瞻,以后你要吃亏,指定就吃在这张嘴上了。”

苏轼不以为意:“君子三畏,就没有畏吃亏这一条。明润你还是要多读书。”

一句话把苏油堵得白眼直翻:“算了懒得管你,对了,石家送来一个香炉,应该是我赵郡苏氏祖上所得的赏赐,你去断断呗?”

苏轼对这个兴趣颇高:“走看看去。”

苏辙说道:“子瞻,先拜会过长辈再说吧……”

众人便过来与石苏两家长辈见礼,自然又是一番客套,石宽笑道:“将门老粗,识不得那香炉的来历,只从形制用料上能断出是唐时的物件,尚需贤昆仲品论一番。”

香炉已经移入祠堂堂屋正中,苏轼和苏辙取过来看了,苏辙便摇头:“这延载乃武周年号,正是味道公历迁凤阁舍人、检校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接着加正授的时候。”

苏油便很奇怪:“正授凤阁鸾台平章事,就是宰相了吧?那你摇什么头?”

苏轼的眼睛还在香炉的文字上,嘴里说道:“看炉内铭文,这香炉竟然是武后特意命人为苏公制作后,让他送入家庙保存的。”

说完抬起头来笑道:“子由是在为自家长辈讳言。其实君子之过,如日月之蚀。我们这位尊长啊……嘿嘿嘿,说起来真得摇头。”

苏辙叹了一口气:“《唐书》记载这位先祖,‘善敷奏,多识台阁故事,然而前后居相位数载,竟不能有所发明,但脂韦其间苟度取容而已。尝谓人曰‘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时人由是号为‘苏模棱’。’”

“长安中,请还乡改葬其父,朝廷优制,令州县供其葬事。结果呢?他因此侵毁乡人墓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