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远东现状!(1/3)
第三百七十二章远东现状!
1944年6月5日,在开罗会议吸引了世人眼球的同时,没有人知道,在远东国远东市正在举行一场意义重大的会议。远东市政府大楼会议室,总指挥宋飞、开国元帅赵大力,关华虹,李百川以及各部部长们正在听取刚刚从远东各地区巡查一圈归来述职的陶亮汇报远东地区的情况。
自从他们接管了远东以后,原“苏砂红军东方军团”就理所当然地成为“远东共和国国防军”驻扎在远东地区。目前,斯林领导的苏砂政府正在欧洲的土地上与新产生的革命党军浴血鏖战,苏砂政府的总体战略形势仍然丝毫没有好转的迹象。.ξgyuxt.e
原始是,欧洲大战结束之后,英、法又开始把目光重新投向了苏砂,大批武器弹药开始从欧洲运送到苏砂革命党军的手中,革命党军的武器装备明显得到加强,苏砂红军承受的军事压力也明显加重,战线一退再退。
苏砂政府为了保卫漫长的远东铁路物资运输线,不得不在西伯利亚西面铁路线上投入了大量兵力。虽然如此,高差恶客指挥的近14万人的革命军,气势汹汹,饿狼扑虎一般,仍然是对这条运输线最大的威胁。
任何事情都有两重性:与历史相比,苏砂政府得到了远东国的粮食援助和暗地里的武器援助,使苏砂政府历史上出现的严重的粮食危机得到了彻底的缓解。
但是,历史上苏砂政府对粮食的强制管制措施也同样没有出现。远东国对苏砂政府大量的粮食援助让苏砂政府和人民心里有了底气,同时也失去了在极端困苦的条件下才能产生的艰苦奋斗的精神,苏砂红军也在一定程度上没有了破釜沉舟的勇敢战斗意识。并且,在后世本应是军事强国的苏砂联邦,到目前为止的武器系统,还没有达到宋飞预料的那样先进。
根本的原因是:保障远东物资运输线的军事行动计划,使欧洲战场上的苏砂红军实力明显减弱,这里的形势也开始急剧恶化起来。一直到苏砂红军东方面军结束了远东军事行动迅速回援之后,苏砂红军与革命党军的战略态势,在欧洲战场上才开始逐渐趋于平衡。
鉴于苏砂目前面临的严峻形势,宋飞他们决定:仍然按照双方签署的相关条约行事,把大批粮食和武器弹药从东方市和台湾运往海参崴,然后通过西伯利亚铁路线运往苏砂。
不论如何,他们既要尽量削弱苏砂实力,又要保证苏砂政府取得最后的胜利,以保证他们的利益不受损失,这个“度”也确实很难掌握。
陶亮正在汇报着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形势:“远东地区经过了近半年的军事管制,社会秩序基本整顿完毕。我们重点清理了苏俄布尔什维克党和神日人在这里建立的政治势力,建立了各级基层政权。”
“经济上,已经完成投资6亿3千万美圆,其中我们投资3亿美圆,米国、英国和法国的投资有1亿8千万美圆,其余的都是华侨投资。按照政府的统一部署,我们在远东地区重点建设了东方城重工业基地的钢铁厂、焦碳厂、汽车制造厂、火炮制造厂、枪械兵工厂、弹药厂、飞机制造厂和坦克制造厂等与军事相关的工业企业;我们在伯力建设了轻工业制造中心,以制造高档布匹的精纺织厂和电子产品制造为主;按照整体建设规划,海兰泡是商业中心,庙街为民用渔船制造中心和渔业中心,双城子为金融中心。”
“各城市的给水、排水、电力、道路和桥梁等市政基础设施以及建筑物,都按照超前50年的标准设计和施工,严格管理城市建筑的审批程序,工业区与居民区、商业区分离,统一在各城市建设了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处理系统,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环境保护体系,重点控制重工业污染。”
“根据远东地区目前的形势,我建议:从7月1日起,结束在这里实行了两年的军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