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百五十章 祭陵(2/4)

,好像也没其他人可以说了,不知道为什么,好像把责任推给你一些,会感觉舒服不少,毕竟我能走到今天,责任你和家里那老爷子一人得分一半。”

“有北境大军和西北边军压着边境,有蜀王府坐镇蜀地,有徐缙看着江南,把京都再犁一遍,也就差不多了,这一趟估计会做不少亏心事,但好像也没什么办法,我算是明白了,以前看那些史书,总觉得有些选择看起来愚蠢得不成样子,但实际上只是自己没走到那一步而已。”

“先摄政吧,其他的以后再说,迁都之后,来看你的机会估计就更少了,好好躺着吧,那两年你总是抱怨得不到休息,现在好了,你想起都起不来。”

想说的话还有很多,香炉里的香也渐渐燃尽,天子静静地看着从未见过的顾怀的这一面,有些意外那个总是成竹在胸,总是撑起一切的叔父居然也会对着一片陵地絮絮叨叨这么久,而在更远的地方,那些跪着的文武百官,则是真正地被点燃了心头的怒火。

顾怀站着,他们跪着。

顾怀不牵着天子离开,他们就只能跪着。

是不是从今以后,他们要一直跪着?

他到底把文武百官当成了什么?他是不是觉得只要握住了天子,他才是真正的魏国的皇帝?

一时间也不知道多少人交换着眼神,虽然什么都没说,但许多原本就对顾怀有所不满的人,已经知道对方想表达的一切。

这一场锋芒毕露已经说明了太多东西,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了,如果说以前京城文武还能与顾怀这个北境藩王颇有默契的相安无事,你打你的仗我干我的活,只要你不失心疯想爬上皇位,大家还是硬着头皮承认你如今在魏国的地位,那么到此刻,撕破脸的两边都只剩下了一个选择。

服从,或者...去死!

......

天子入京的后半程,除了半道转向景陵祭拜先帝之外,并没有发生其他的风波,而最让文武百官松了一口气的是,顾怀并没有直入宫城,而是大大方方地在宫外松开了一直牵着年幼天子的手,静静地看着众人将天子迎进那居住过魏国历代帝王的地方。

然后他转身去了宫门处的值房,沐浴焚香,不见外人,安安静静地等待着一天后,那既是天子登基也是藩王回京觐见的大朝会。

这一幕出乎了许多人的预料,毕竟从城门到宫门,一路上顾怀都可以说是锋芒毕露,他似乎认准了如今的魏国他才是那片天,几乎踩尽了文武百官王公贵族的脸面,然而到了这最后一刻,这许多老臣以为要以死相逼以头撞柱的时刻,他居然没进宫?

他居然没有继续把天子死死攥在手里?

一时间不知道多少人心思活络了起来,熟悉政治斗争的人都知道,这个年头,一切的权力其实说白了都来自于龙椅上的皇帝,就算拥兵自重,就算藩镇割据,表面上也还是要装出一副忠君爱国的模样,实在不行也得找一个像模像样的理由才能动手。

说到底之前大魏的权力在逐渐北移,北境王府居然能和京城朝廷平起平坐,不就是因为皇帝在北边,政令出于靖王府?哪怕朝廷真正意义上是由百官维系着运转,但没有小皇帝点头,连那些内阁朱批司礼监加印的圣旨都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顾怀发狠,北境的边军和年幼的天子足够让他发起一场内战,一场南征,而大魏哪里有能抵抗住北军南下的力量?真断了输送给北境的供给,真要是把顾怀指成图谋不轨的逆贼,把顾怀逼到了那一步,连辽国都被打成了如今这幅模样,谁能阻止顾怀把大魏彻彻底底犁上一遍?

到时候大魏就真的不姓赵,要改姓顾了。

对于这种情况,大多数人都觉得,根源无非两点,一是顾怀的确能打,而且是一路从天南打到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