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八十八章 西夏烈女(2/4)

揣着报效故国的崇高信念,不愿为国家、为家族增添任何不必要的祸患。

然而,世事变迁,江鸿飞的铁骑踏平了西夏,她们的亲人或被俘,或遭戮,国破家亡之恨,犹如利刃悬于心头。

在这样的背景下,谁又能保证那些西夏女子中,不会有人暗中筹谋,企图以血还血,为亲人复仇?

江鸿飞心中明镜高悬,他深知这些西夏女子的规劝,实则蕴含了对西夏皇室与宗室的微妙保护之意。但更深层次上,他更能感受到她们对自己安危的深切关怀。

这么说吧,无论是大梁氏、小梁氏还是李氏,这些西夏女眷,她们的身份早已与江鸿飞紧密相连,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只要江鸿飞一日健在,她们及所育子女便能安享尊荣;反之,若风云突变,江鸿飞不测,她们的命运便如浮萍般无依。

她们深知,除江鸿飞外,无人能如此周全地为她们的未来筹谋。

江鸿飞不仅为子嗣铺路,对女儿亦是关怀备至,不辞辛劳地为每位千金寻觅佳偶。他的用心,她们感同身受,深知这份庇护的珍贵。

因此,大梁氏、小梁氏、李氏等西夏女眷,内心深处都祈愿江鸿飞安康,因为他是她们安稳生活的唯一依靠。

在这错综复杂的权力游戏中,唯有江鸿飞的安危,方能维系她们及后代的幸福与安宁。

就冲这些,大梁氏、小梁氏、李氏她们这些西夏女人,就肯定不希望江鸿飞出事。

实际上,西夏女性的刚烈性格,在江鸿飞的心中有着深刻的印象。

关于成吉思汗铁木真之死,有一段未载于正史、野史亦鲜有提及,却在蒙古民间广为流传的秘辛。

据传,铁木真在征伐西夏的征途中,俘虏了一位国色天香的王妃,此女非但姿色出众,更兼性情刚强。

当铁木真欲宠幸她时,这位王妃竟以非凡的勇气,用一把锋利的匕首,或是更为隐秘的方式——一口咬向铁木真,造成了无法挽回的重创。

铁木真因此伤重,不久便离世,留下了一段风流而又悲壮的传奇。

这位传奇女子,名为“古尔伯勒津郭斡哈屯”。

她或是出于国破家亡的深仇大恨,主动请缨侍奉铁木真;又或是铁木真一见倾心,强行纳其为妃。

无论何种缘由,古尔伯勒津郭斡哈屯都以一种近乎决绝的方式,成为了改变历史走向的关键人物。

据《蒙古源流》一书所载,她在侍寝之夜,利用铁木真的疏忽,实施了致命的一击。

此书后被收录于《四库全书》,其真实性虽存争议,但无疑为这段历史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然而,仔细想想,在戒备森严的蒙古后宫,古尔伯勒津郭斡哈屯如何能将匕首带入,又如何能在铁木真这样一位勇猛无双的帝王面前得手?

或许,正如某些推测所言,她所依仗的并非实体之刃,而是在铁木真最为放松的时刻,她以一口之咬,完成了对这位征服者的复仇。

一个年近古稀的帝王,如何能承受得住这样的羞辱与伤害,最终只能含恨而终。

铁木真对西夏的仇恨,由此可见一斑。

他在临终前留下的遗命——“殄灭无遗,以灭之,以死之!”

这不仅是对西夏人的诅咒,更是他内心深处对这段耻辱经历的刻骨铭记。

于是,在铁木真之子窝阔台的率领下,蒙古军队对西夏展开了惨绝人寰的屠杀,城池被焚毁,民众被屠戮,幸存者寥寥无几,整个西夏国几乎被从地图上抹去。

这场浩劫,不仅是对西夏民族的摧残,更是对铁木真个人情感的一次极端宣泄。

而在这场历史的风暴中,西夏女性的刚烈与坚韧也得以充分展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