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837章 我改变了学术规则(2/3)

个报告人,有三个都选择当场参与审稿。

这还开个啥。

等审完再说吧。

至于还能不能恢复……

那要取决于审稿效率。

要是审到明年的话,那在2001年开千年数学会议总归有点怪。

“或者可以改名叫新世纪数学会议接着开?”

约克兹看着不远处的怀尔斯,心里有些无奈。

不过,气愤倒是不至于。

毕竟,如果最后确定证明过程无误的话,那不论是新千年学术会议的组织方还是参加者,也都不亏。

甚至可以说是血赚。

毕竟,千禧年这东西,再等一千年肯定还会有。

但“前脚宣布悬赏后脚就有人给证明出来”这种事可未必。

……

另一方面,正如之前怀尔斯所猜测的那样,审稿团队中的菲尔兹奖获得者数量,最终定格在了五人——

“需要一个有理论物理背景的数学家”。

这要求根本就是为了爱德华·威滕而量身定制

更何况他的研究领域包括莫尔斯理论和拓扑量子场论,本身也是微分拓扑学领域的专家。

对于正值壮年的威滕来说,显然也没有任何理由错过这样一个有可能亲自见证历史的机会。

于是,在得到消息之后的第一时间,他就横跨大西洋,在当天傍晚抵达了巴黎。

而这个时候,其它几名审稿人都已经进入了闭关状态。

因此,威滕刚一离开航站楼,根本来不及上车,就被好事的媒体给围了个水泄不通。

基本都是问他,大概什么时候能出结果。

威滕本来不想回答,但看这架势要是不说点什么恐怕难以脱身,只好说了些诸如这一类数学论文的审稿一般要以月甚至年来计算,希望大家稍安勿躁之类的场面话。

然而……

三天之后。

法兰西科学院的一间办公室内。

“我们……是不是漏掉了什么?”

爱德华·威滕看着手中厚度接近一本书的论文,犹豫着问道。

论文此时已经被翻到了最后一页。

或者严格来说,已经不止一次被翻到了最后一页。

但没有人能找出问题。

整个证明过程如同一件被提前设计好的拼图一般。

刚开始的每一个章节之间,看上去都没有什么关联。

却在文章的最后,赫然拼成了名为庞加莱猜想的答案。

按理来说,到这里,其实就可以宣布结果了。

总不可能一屋子数学家都错了。

但是这一次,却没人敢于率先表态。

一切都太顺了。

常浩南和佩雷尔曼二人,在结合拓扑学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一套全新的工具。

关于它的名字,只在其中一个不起眼的位置被提到过一次。

“结构拓扑学”。

这根本不应该是三天时间就能看懂的东西。

但在场所有人都觉得自己懂了。

哪怕是早就对此有心理准备的汉密尔顿,此时都有点没底。

“说起来,论文最终是否登载,应该是由期刊主编决定吧?”

最后,还是约翰·摩根首先提议道。

实际上,这个建议只是为了打破僵局而已——

他们这一票人给出的审稿意见,难道还有哪个编辑会有反对意见不成?

不过,人的心理就是这样。

虽然本质上没什么区别,但有了“主编决定”的这个托词之后,大家多多少少都松了口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四世积累,我在修仙界问道长生 鬼劫神降 校园风流狂龙 木叶之等级大佬 薛安一去三千年全文免费阅读 老婆失踪五年后,薄情总裁他疯了 霸总是我事业粉[娱乐圈] 天启——大灾变 逆风羁旅争又争 无限大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