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291 北宋的顶尖战力(上)(3/4)

死,这事儿可就实在是太具有冲击力了,对他这等当了一辈子教头的人而言,远胜过什么神神鬼鬼的冲击,再看女婿时的眼神,那就跟看个神仙一样,压根儿不是凡人。

如今这家中,林冲站着,老丈人绝对不敢坐着,林冲要是坐着,老丈人就绝对不敢躺着,搞得林书航也是有些哭笑不得,和老张说过了几次让他随便点,却就是改不过来,也只能由着他了。

好在林娘子抱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想法,加上曾经两人的恩爱,对林书航倒是一如既往的态度,该笑就笑、该说就说,不见生疏之意。

这两日,朝中因高俅下狱之事,震荡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大。

毕竟太尉此事虽大,但总大不过立太子,连带着林书航被封国师太保的事,也显得无关紧要起来。

由于徽宗心意已决,接连两日上朝,对蔡京、王黼等人欲立赵楷为太子的请求置若罔闻,乃至朝中群臣劝谏,也是一概不理。

让杨戬写的草诏,第一次被中书舍人封还词头,结果当年下午中书舍人就被直接罢免,由次舍人顶上。

到晚上时再次拟诏时便是瞬间通过,等诏书摆到宰辅蔡京面前时,被他压了一夜,本是想拖延拖延,等去前线给童贯传讯的消息有个回音,可第二天一早,蔡京就被宋徽宗请去了‘喝茶’,而等再次回到中书院时,蔡京就明白这已经是自己难以阻挡的了一股大势了,真不知是如何一夜之间就形成了这样的局面……

三皇子赵楷本身便是宋徽宗最爱的儿子,也是蔡、童一党此前一直都看好、并提前在示好拉拢的对象,现在突然换了个此前他们完全不屑去接触的赵恒被立为太子,此前的投资全部落空都还只是小事,且这赵恒是绝不会将他们一党视为心腹的,再加上赵恒身边有一个突然崛起的林冲,竟已拟诏要封国师兼太保,再加上此前已经沉寂了许久的杨戬也和这两人搞到一起……似蔡京这等老狐狸,哪会嗅不出这其中的风向来?

这大宋的天,怕是要变了,虽说暂时还威胁不到他们一党的地位,但……

妥协是不可能妥协的,赵恒这股新生势力的势头来得太猛了,猛到让他们一党的桥头堡高俅连挣扎的机会都没有就被瞬间干掉,若是任由其坐大,那自己这宰辅可就算是白当了。

如今只能是拖,自己一个人拖不住,那便让整个朝堂来拖,和皇帝推敲各种立太子的细节,祭天的礼仪等等,同时飞鸽传书让童贯赶紧放弃西京战事,让其班师回朝。

现如今这局面,也只有手握军权的童贯,方能去左右徽宗的心意了。

于是诏书便被拟了出来,为安宋徽宗及赵恒一党之心,林书航那个国师兼太保的封赏流程倒是走得无比顺利,第二天下午时便已有钦差来林府宣读了圣旨,给予了封赏。

但太子之事,却在群臣对礼仪、细节、祖制的各种细究中,生生给拖住了节奏。

朝堂上这两天便天天都是针对敕封太子时礼仪细节的争论,连祭天时的祭品居然都能引经据典的争论上一整天,徽宗虽看得出来有人故意搞事拖延,但流程如此,也无人反对赵恒做太子,纵是有腔邪火也无处发去,又恐这些俗事最终影响了自己的修行、耽误了自己吃仙丹,索性躲到了后苑,将一切事情交给了蔡京,连朝都不上了,让他尽快商讨好细节拿出章程来,这可就等于是无限期的拖延下去了……

催促童贯班师的书信,朝中的暗流涌动,乃至高俅死党的一些小动作,以及以为已经天下太平,从此可以高枕无忧、自由自在修仙的宋徽宗。

看似平静的汴京城,正酝酿着一波巨大的波动,只是这表面的风平浪静迷惑着所有的人。

林书航对一切并不在意。

其实所有的计划,包括干掉高俅此事,他原本也是打算等自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