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推背图(2/2)
是西周的风格, 但是再往前没走几步,周围变得豁然开朗起来,这是一个大殿样式的房间,这大殿之内并没有什么棺椁之类的存在。 四根龙首立柱支撑着整座大殿,最中心的位置则是摆放着一个异常精密的大圆球。 是浑天仪,浑天仪最早可以追溯到古西汉时期,是用来测量坐标演示天象的一种仪器。 古人认为天如蛋壳,地如蛋黄,天地乘气而立,载水而行,于是这用于观测天象的浑天仪便从古人手中诞生了。 最为精致的浑天仪分里外好几层,其上分别用来标记,天干地支,年,月,日二十四节气,二十八星宿等一切天地规则中的事物。 而此时罗辰眼前的这个浑天仪显然是没有那么精致,只有着代表年号的天干地支以及一些轻小的刻度存在。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大殿周身的墙壁上到处都是一些巨大的青石板,上面还雕刻着许许多多的图案,建筑,动物、人物、植物、山川、河流、兵器、船只、马车、等等。 五花八门的图案应有尽有,其上还有一些文字叙述的箴言,这样的青石板图案足足有六十幅。 相传在华夏历史上,唐朝有两位奇人,受唐太宗之命,融合易经、天星风水、诗词、谜语、阴阳八卦、奇门遁甲、等,集百家之长,推演出了一部旷古烁今的奇书。 《推背图》 推背图共有六十个衍象,每个衍象都有不同的干支序号,每一个衍象都配有一幅图像,一句谶语,还有一首律诗。 相传其上记载了从推背图出现开始,关于往后两千年的预言,看着这些推背图的存世,罗辰心里也是一阵激动的。 这可能是当初最为原版的推背图了,如果可以尽数将其破译,那绝对是推动我中州发展的一大利器。 除了这六十幅推背图衍生象,这墙壁之上还有着一副巨大的图案,图上刻画着两个身穿唐代官服的中年人。 其中一人手中还拿着一支不知道是什么材质打造成型的毛笔,看模样很像是传说中崔珏手中的那只判官笔。 但是怎么可能呢。 西周的墓道里边却是唐代的墓葬?可这浮雕的样式,以及画上男子的官服无一不在提醒着众人,这就是一个唐朝的古墓。 众人不解,罗辰也不好强行解释。 但是总会有一些人,跟别人的关注点永远都不一样。 。。。 感谢我龙族囚牛大佬送上的大神认证。 十七拜谢!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