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姜升的阴谋诡计(2/2)
大唐这边种地的水平还是比大秦那边要高一些,产出的土豆亩产都有四千余斤了。>
没错,就是四千斤。>
唐朝一斤相当于如今六百克不到,而大秦一斤只有二百五十余克。>
换算之下,自然还是大唐的亩产更高。>
这个数字,刺激得所有在场之人都对姜升、对李世民感恩戴德。>
什么叫仙迹啊?>
这就是仙迹!>
唐朝的粮食,平均亩产也就一到两石,算下来就百斤的产量。>
这土豆的产量,硬生生给后面加了个零,这教人如何不疯狂?>
当时李世民就站在高台上,听着底下人跪地高呼:“陛下万岁,仙师万岁!”>
就连向来对他不假颜色的魏征,都打心眼里对他连连称赞。>
也就可惜了那天风不够大,不然老李不知道要飞到哪里去——他太飘了。>
李世民更是连夜让人撰写文章、印刷报纸。>
第二日,他就让人趁热打铁地把报纸发了出去。>
这份报纸上,一方面是记载了仙粮成熟当日的光景,对李世民、姜升大肆吹捧一番。>
另一方面,就提到了大唐准备对突厥动兵的消息。>
什么大唐苦突厥久矣,异邦蛮夷,不信礼教,不尊盟约,对大唐多有侵犯。>
烧杀掠夺,无恶不作,边疆百姓苦不堪言。>
今陛下得仙师庇佑,决心一雪前耻,扬大唐国威。>
反正写的是相当有水平,三言两语,就能让人看了血压上升的那种。>
其实写得也没有夸大,渭水之盟的事情,可就在去年。>
大唐的百姓,怎么都不会忘却这份屈辱。>
在这份报纸发出之前,李世民就下了暗令,让之前与突厥做生意的那些商队全数撤回。>
同时以天子的身份宣布,那些商号此前让利的行为是在私通敌国,要将其主责人“拿下问罪”。>
所有的银票,直接作废,从此不许与突厥人往来。>
反正两国要交战了,这么做也很合理。>
这些银票是商号自己发行的,跟我李世民有什么关系?>
而待到此战过后,李世民就会以大唐官方的身份来发行银票,到时候与外国的贸易往来,都将用这银票进行结算。>
说实话这么做颇有些掩耳盗铃的意思,但这就是政治,从舆论上站得住脚就行。>
也许经过此次事件,有的国家不会愿意接纳大唐的银票。>
但你不用这银票,那就别跟大唐做生意了。>
商人都是逐利的,面对跨国贸易中的利润,他们肯定不愿意放过。>
而要是有国家以官方身份禁止大唐的银票,那就更好说了,等回头腾出手来,打就完了!>
而等银票在诸多国家之间流通起来,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大唐。>
面对如今连正儿八经的货币都没有的古代人,这一招简直是降维打击。>
等他们反应过来,发现本国的财富被大唐无形之中掠夺走时,也无力对大唐做出反击。>
要知道,拳头够大就是能为所欲为的。>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