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十九章兵制的问题(1/2)

李恪非常后悔,开始藏拙没有藏好,现在被李世民逼着要献策,李恪翻开府兵策仔细看了起来,心里则想着大唐后来出现的危机。

大唐最大的危机就是安史之乱了,说什么唐明皇宠幸杨贵妃昏庸啥的都是表面原因。

深层次的原因是玄宗时期府兵制已经崩溃,大唐不得不改府兵为募兵,而李隆基同时两个方向开片。

往北跟回鹘人争夺草原,往西跟阿拉伯人争夺中亚控制权,吐蕃也处于鼎盛时期大唐需要防备。

同时面对三个强大帝国唐军主力一部分在中亚一部分在安禄山史思明这两个藩镇手里。

安禄山为啥一上来就能打进长安,偌大的大唐帝国都城说没就没了?唐玄宗为啥跑那么快?

因为安史之乱的时候藩镇兵力五十万,安禄山一人就掌握二十万,大唐关内总兵力八万,长安连五千精锐都没有。

这是府兵的问题?要说有关还真有,要说没有也没有。

第二个问题可以参考历史上明朝的卫所制度,土地固定制度想起来很美好,但大明卫所后勤土地兼并被侵占还有卫所军户实际沦为高级军官和勋贵的农奴等情况依旧在发生。

实际上朱元璋的卫所制度也不是什么自己创新,就是从唐朝的府兵制发展打补丁而来,而唐朝的府兵制也是从南北朝时期的府兵制一步步演进打补丁。

别人看不出问题,那是没有阅历,李恪有后世一千四五百年的历史知识,这里面的问题还是能看出来的。

提供方案的本事没有,挑毛病谁不会啊!

李恪放下府兵诏书:“这个大部分还是好的,只要执行得当保大唐两百年安全还是没问题的!”

李世民皱眉:“两百年?”

李世民自觉自己这个新政已经完美了,不说万世不易,怎么也能千年不变吧,结果到了李恪嘴里就两百年?

这不是直接打脸么?辛辛苦苦研究了一个月,你告诉我就增加了一百年的安全期?

李恪解释道:“首先您这个永业田二十亩,一代二十亩,五代之后一百亩田都变成永业田,没有新的田地凭空产生府兵就再也没有田了。

他们也要变成无田府兵,甚至不用五代,三四代之后二十到四十亩土地就不够他们养家糊口打仗了。

但是地方府兵官员腐败,为了贪污这府兵军饷会不会强迫他们继续以有田府兵模式当兵。

其次勋贵地主侵占田产,今天一分明天半亩日积月累几代人之后府兵田还能剩多少?到时候会不会出现账册上有田但是实际上府兵手里没田。

第三就是奴役,现在各地勋贵官员等用府兵做私事已经屡有发生,几代之后情况只会更严重。

到时候那些府兵一没有田产养家糊口,二又要应征入伍不能干其他的,三要被官员勋贵压榨,这样的军队能有战斗力?

到时候逃役都是轻的,造反都是常态吧,一个没有受过一点训练的百姓造反和一个知道军队状况又知道怎么练兵的府兵造反,危害程度可想而知吧?”

李世民吸了一口凉气,这些东西并不是危言耸听,不要说后世怎么样了,现在大唐贪官污吏各种侵占都不少,后世新勋贵形成新的地方势力门阀之后情况只会更严重。

李世民站起来转圈皱眉:“还有么?”

李恪想了想:“还有就是军队人数不应该限制,大唐应该有随时打赢两场大战同时保卫各地安全的军队。

就像现在突厥被打败,西突厥还在,西域那么远军队派过去不仅损耗大而且内地有事很难回援,如果这个时候高丽、北面或者吐蕃任何一方有事,大唐都要军队全出应对。

如果内地再有动乱或者这些边关大将突然叛变恐怕要付出很大代价才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校花的全能保安 最后一个盗墓人 高冷小竹马:腹黑青梅很妖孽 九方韶云和她的工具人大师兄 刀路独行 离婚律师与百万新娘 从屠杀哥布林开始拯救多元世界 我的总裁俏老婆 塔纳的奇妙冒险 陌失陌忘:追妻路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