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15章 将计就计(2/3)



徐庶笑了,缓缓摇头,“我方才与什长饮酒的时候忽然发现,其实我设计捉拿孙竹都是没有必要的。琅琊奏报遗失,朝中应来人问询,无人过问,陛下似乎已将将军当做了叛变处置,唯一的原因在我看来,应是朝中出现了变故,陛下顺势而为。”

“袁绍、吕布的前车之鉴在前,陛下谨慎对待,是应该的。”曹操说道。

徐庶并不这么认为,他说道:“换做是别人,可以,可此事是曹将军,那便不可能。”

“唯一有可能的,只有将计就计,驱朝中鼠蚁,图谋徐州。不过,相对的怀疑肯定是有的,陛下猜忌将军会反,而将军猜忌是陛下杀的曹太尉。但如此猜忌,并不影响大事。”

曹操目带思索,稍微有些惊讶,“元直的意思是,始作俑者是陶谦?”

“陶谦两面三刀之辈,重用徐州豪绅以拉拢人心,以佛法蛊惑百姓,口中称臣,却暗盗帝王之术以御地方,他可比袁绍阴险。”徐庶直言道,“所以,将军还打算继续瞒着我吗?”

曹操幽幽叹息了一声,“悔不该早听元直之言呐,听你这么一说,确实似乎有些道理,可如今已是晚了,我父亡故,急火攻心,我已派曹文传信曹仁,率兵马来援。”

徐庶平静看着曹操,说道:“将军,你再这么试探下去,酒都无味了!”

“若换做是曹洪、夏侯惇之辈,你这一封信过去,他们或许会不管不顾率军来投,可曹仁,不会。而且,我也不觉得将军派人传信是在召集兵马,曹文明显有问题,我能看出来的?将军岂会看不出来?”

“我以身做饵,引诱出了孙竹。将军这又何尝不是在以身做饵呢?”

“不过,我觉得将军这个计策不行。不管幕后之人是袁绍还是陶谦,亦或者寄居徐州,野望不逊于袁绍的刘备,都不会在这个时候主动派人接近将军,他们会等将军真啸聚兵马于琅琊之时,再派人接触,亦或者等将军主动接触。”

曹操哈哈大笑了起来,“你拒绝陛下的加官真乃一件憾事。”

徐庶有些无语的撇了下嘴,“无妨,等我们从徐州离开,该我的功劳也少不了。”

“好!”曹操重重说道,“我这两日正愁无体己之人可用,元直来的甚是巧妙。”

徐庶:……

“将军说话越来越风趣了,你好像本来就是在试探我。”徐庶无语的连脸都拉了下来。

曹操爽朗笑道,“小心无大错,此事多一个人知道,便多一分泄露的风险。”

徐庶:……

这个多疑之人。

“将军是从什么时候怀疑的?”徐庶问道。

曹操的心思有些深沉,若不是方才的这番话,他肯定也会上当受骗。

这两日徐庶看来看去,都觉得曹操可能真的会兵行险招,反叛朝廷。

“一开始。”曹操喝了杯酒说道,“贼子所用计谋过于简单,截杀使者,又派我父亲身边最信任的家生子传信,就以为我会信了他们的鬼话?荒唐!韩文节虽然难当大用,但还不至于连这样的小事都办不成。”

徐庶摇头说道:“不是这个计谋简单了,是他们用错了人。”

“自古以来只有用对人的计谋,没有简单的计谋。二桃杀三士简单吗?简单到令人难以想象,可成了。长平之战,谣言而已,也成了。退避三舍,窃符救赵如何?也未见多么复杂。”

“今日之事,若换一个人,必成!”

“在我看来,其实这个计谋都能算得上是复杂了,这还是个连环计呢。若换做是其他的一些帝王,仅凭朝中忽然吹起来的一股风,可能就能要了将军您的脑袋。”

曹操摸了摸自己的脖子,“此言有理啊,我当感谢陛下不杀之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