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26章 海岛旧事(上)(2/3)

民一起干。

可是回到家里冷静下来,会上的那份热情很快就消退了。

和光头家住得比较近的人过来一商量,觉得这个事情不靠谱,种果树周期长,果子结不出来怎么办?结出来了卖不出去怎么办?贷款那么多钱最后还不上怎么办?

还是打鱼最稳妥,就算卖不出去还能回来晒鱼干自己吃。

几天后再开会,岛上几乎所有人的态度都是一样的,大家害怕有风险,不想做这个,就问李安民有没有其他更安全的办法,不需要贷款的那种。

李安民似乎早就想到岛民会有这方面的顾虑,他就说不着急,让他自己先干,等赚到钱了大家再跟进。

岛上人觉得这样最好,就一个个观望着。

李安民说干就干,在岛上开了一片荒地种百香果,又在海边建了牡蛎农场,还养海参,多管齐下。

最开始岛上的人还会去果林里看看,去海边瞧瞧,时间一久大家的好奇心消退了,也就没人关注他那些赚钱的项目了。

过了一段日子,岛上出现了一个关于李安民的传闻,说是李安民在北京贪污被罚了,找不到工作实在过不下去了,只能回岛上来。但他怕大家笑话他,所以借钱买了那么多东西送人,还要贷款搞什么赚钱的项目,其实就是让岛上的人一起贷款帮他还债。

最开始只是一两个人这么议论,后来慢慢全岛上的人都这么说,大家也都相信,甚至有人弄一桶大粪水泼到李安民家门口,骂他不要脸。

李安民没对这事做出任何回应,直到果林丰收了,牡蛎农场也赚钱了,李安民还了贷款又把赚到的钱放在桌上,这才跟岛上的人澄清说他没有借钱买礼物,更不是想骗岛上人的钱,他之所以选择离开北京回到无名岛,就是想要让其他人也都过上和他一样舒服的日子,想要带领大家一起改变命运。

岛民看到了钱,积极性又被调动起来了,可一涉及到贷款,大家又都打起了退堂鼓。

后来有人提议说,既然李安民赚钱了,就从李安民那里贷款不就行了,这样万一赔钱了也是他的责任,我们正好不用还了。

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全岛人的呼应,大家都说要贷款就从李安民手里贷,其他地方不放心。

李安民也是豁出去了,干脆又自己去贷款,再加上去年赚到的钱,在岛上多开了几片林子。

可是大家说得起劲,真到干活的时候又没人愿意动,反正钱是李安民的,赚钱最好,不赚钱也是李安民自己亏。

这样的想法让岛民没什么工作干活的动力,到最后还是李安民一家人在忙碌。

李安民忙不过来,就只能雇人,岛内的人不愿意做,只能从岛外找,可岛外来人了又被岛内的人骂,说李安民是拿着岛上人的钱去养外来人。

当时光头每天没什么事就跟着岛上一群人去李安民的果园看热闹,时不时来两句风凉话,心里就盼着李安民的果子种不出来,赔个精光,这样就能证明岛上人的想法是对的,这东西根本不靠谱。

一年忙下来,李安民又赚钱了。

他高高兴兴给岛上人开会,想让大家都跟着他一起干,但得到的回应却是:你需要给岛上每一个人发钱,因为岛是我们大家的,你用了大家的地,就得给租金。

李安民当场愣住了,估计他怎么也没想到人们会说出这种话。

但光头早就知道有这样的安排,眼看着果林收获好了,岛上这些人就在一起研究,觉得他们不用非得跟李安民一起受那个罪,反正李安民也能从外面雇人,我们就收地租。

这些人挨家挨户一商量,大家统一了意见,李安民那边一开会,这边就提出要收岛租。

李安民的耐心在这两年里已经被耗光了,就在人们提出要他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