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八章:天津之变(2)(2/3)

的谣言,在天津,在京城都传播过,可据他所知的情况,这些谣言都消失了。

至于怎样消失的,孙传庭不去多想,都能猜到一二。

“陛下,臣需要银子,至少五百万两银子!”

孙传庭眼神坚定,看向天子说道:“新港要扩建,海防营要扩建,造船厂要扩建,还有驰道、水利、聚拢流民等,都需要进一步突破。

臣和天津府的同仁,认真核算过很多遍,想要撬动天津的发展,就需要充沛的银子。

臣此次秘密进京,带了天津发展规划,臣可以……”

说着,孙传庭就转过身去,准备去拿准备好的相应案牍。

“卿家不必找了,朕允准了。”

朱由校开口道:“这些案牍,等卿家离京后,朕会认真御览的,有任何想法和意见,会批注下来,叫司礼监送去天津的。

朕给卿家,备下了一笔内帑银子,不多,六百万两。

朕希望卿家用这笔银子,能给天津发展带来助力,朝中政务繁杂,朕能关注天津的精力,终究还是有限的。”

“臣…叩谢天恩!”

孙传庭眼眶微红,撩袍行跪拜之礼,向天子作揖谢恩道。

这份毫无保留的信任,纵论整个朝堂,整个天下,谁人能有此殊荣?

六百万两银子,都快赶上大明一年的赋税了。

如果不是先前不断抄家,敲诈宗藩,想让朱由校拿出这笔银子,那断然是不可能的。

不过现在这六百万两银子,对朱由校来讲真不算什么。

“卿家快起来。”

朱由校走上前,弯腰搀扶起孙传庭,皱眉道:“不要动不动就行此等大礼,朕是信任卿家的,做好份内之事即可。

除此之外,朕为天津府的发展,还想到一个聚拢钱财的办法。

此归天津后,卿家可寻合适的契机,以‘债券’之名,以天津官田、海关税收作为锚定物,对外发售建设债券,海贸债券等。

比如发售一期建设债券,总额一千万两,分五年期,三年期,一年期,拟定不同的利率,相信会有人购买的。

具体的章程和构想,朕都拟定好了,等卿家离开京城时,一并带回天津认真学习。”

“这……”

孙传庭心里一惊,似这样的一种方式,他还真是没有想到,天津这个地界,家底殷实的群体可不少。

如果说对外发售债券,真能做好的话,并且不出现任何纰漏,那分明就是拿他们的银子,来加快天津的发展啊。

倘若真能这般的话,那天津治下的新城、新港、造船、驰道、水利等诸多领域,都能有长效的发展啊。

“除了向朕要银子外,卿家还有什么需求?”

朱由校面露笑意,看向孙传庭说道。

“臣…不知陛下,能否增设登莱巡抚?”

被询问的孙传庭,神情间有些踌躇,随后皱眉道:“随着天津开海通商,也出现一些问题,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沿途停靠海岸的不确定。

登莱这个地方,毗邻天津,又是山东的临海所在,如果说登莱能筹建起几处海港,亦能带动北方诸港的发展。

臣知道陛下在秦皇岛、旅顺、金州、锦州等地,都开设起一批港口,但是它们现阶段的发展,并不能追赶上天津新港。

想要带动这些地域的港口发展,推动大明北方的海贸发展,那登莱这处地方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件事情啊,朕也想过。”

朱由校没有不悦,砸吧着嘴,“现阶段还不行,因为朕有新的谋划,过不了多久,山东要设巡抚了。

山东治下,除了山东巡抚外,不再设立其他巡抚,地方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