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83章:学究托后事,兄弟共守灵(4/5)

他留点的,这些钱按照他日常用度怎么也足够他一年的花销了;小信子守墓的时候压根就没想再回来看到他这个样子。况且他刚送走了最要好的朋友,又跟娘亲莫名别离不见,这已经足够让他难过悲伤,说肝肠寸断也差不多了;现在最尊敬的老师也离开了自己,小信子忽然一下子安静下来,犹如这冬天的大地一样,似乎生机都尽数收敛了一般。

小信子他们守墓的方式并没有出奇的地方,每天早上他跟王平都会来到老师的墓前礼拜一番,然后就会继续去学馆教授典籍;等到下午下课之后他们依然会去老师的墓前礼拜,然后回家休息。至于第二天,依然是早起礼拜,晚上回家休息,如此循环往复一周年时光算是守灵礼成;而王平和小信子都没有回到自己家,他们在守灵期间都是住在老学究的家里,以示哀悼,其实也是他们自己内心真的在思念、怀念。

而小信子每天晚上都会到老师墓前练武,王平则在白日中午的时候略进饮食后去老师墓前为老师弹奏他生前喜欢的曲子;后来小信子发现王平独自为老师鼓琴,他也会跟着一起去随着曲子舞剑。王平的琴声常常不自觉流露出伤感,很多时候师兄弟二人就不自觉的会流下泪来,但是他们之间却很少说话,都是默默目视而明所以然。

二人自从老师去世后基本上就再没有笑过,甚至就连饮食都自然减少很多,更是一点荤腥血肉都不再食用,而且王平从此后也没有束发,一直都是头发披散在身后,小信子还小没有冠带,以前都是这样的发型。学馆的二位顶梁柱每天如此这般,但是他们并没有很严肃,在讲课的时候都是温和安顺,也并没有对谁发过火,更没有打过人;也许是二位‘老师’都年轻的缘故,所以那些学生反而很乐意学习。

“哀哀春草,如我之孤,念念难忘,春风雨露,

生我养我,怜念苦母,骨肉骤散,问天何妒?

教诲垂恩,悼忆尊亲,生死相隔,三度分歧,

庇我护我,朋我友我,发三春晖,岂报末分?”

次年暮春,小信子舞剑罢,忽然感伤抒怀而语,师兄王平听到信儿自感身世悲苦,他已经从老师临终时听来一二,也不由感慨诵歌:“

哀哀春草,满地萌萦,三春晖散,且爱且护,

朋之友之,茔遍香风,悼念恩训,生死别离,

天恩雨露,蓄养芽苏,雷霆忽发,何伤我家?

思之念之,咸爱我家,我手我足,岂可不护?”

王平悲歌一曲,尽述大家爱护小信子的心意犹如爱自己的手足一样自然,也在劝慰他不要埋怨自己的身世苦楚,因为总有一家手足之人在庇护他,小信子默默扑到王平怀中,两个师兄弟又一次相拥默然悲怆。就在他们师兄弟在默然落泪的时候,小信子远远似乎看到自己父亲带着三四个人在选址挖地,不知道是为什么事情;毕竟是自己父亲,小信子也不能当作没看见,就跟王平一起过去。

走近后才发现是小二郎带着一大一小两个身披麻素的女子,一个三十许岁,容貌虽不及娘亲,但也过得去,而现在满面悲伤之色,那另一个小女孩也就跟小信子一般大小,此刻正拉着女子在哭泣。旁边有两个壮年男子在挖坑,看他们身边抬来的担架上躺着一个生机尽无的人,不论小信子还是王平都能看出来是要埋死人了。

二人刚刚走近,小二郎就发现了儿子,迅速走过来讨好似的对小信子道:“信儿,快来,我给你找了个媳妇。”

小信子一听就懵了,连忙跟过去,听小二郎一番解说才知道,原来这女子母女是镇上人,家境倒是跟小信子做书童时差不多,不过一家倒也是老实人。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家男主人身染重病,最终家财耗尽却没有拯救过来,母亲无奈只好卖身葬夫;这时候的卖身一般都是为奴婢做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