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圣贤道,机巧难闻(4/5)
不错,但是这些理论神棍自己对修行知识也不甚明,只会看时机引经据典,自己是没有修证的,所以遇见真人就惨了,他曾目睹过好几次神棍骗子被分尸喂狗。因为这些骗子居然敢去忽悠黑暗组织的首脑,那些人身边多少还是有一些能人的,而神棍们不就是求财嘛,也是一时昏了头,自寻死路。
还有的神棍居然忽悠了一些真修术士,被识破之后也是凶多吉少,后来徐先育认识的真术士多起来,就再没有利用过这些神棍。他也是今天路过这里歇脚的,不过既然见到有‘神棍’忽悠人,他当然想看看;他看到糊涂大师年纪不小却身轻体健,自然知道他有修为在身。但是想让他相信这个老和尚就是真得道者,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他根本就不信人世间还有得道者,因为他认识的、听说的那些大师,他自己都可以干掉一沓一沓的。
而修术者难道就没有行骗的吗?当然有的,徐先育就曾忽悠过人,不过那都是十几年前的事了,他只能感慨自己当时年轻;起初看到巴布二人参拜糊涂大师以为是糊涂大师忽悠二人。后来听了糊涂大师对二人所解说的内容,又看到二人激动的反应,心中暗叹此三人真是演员中的演员,演的太像了,差点被骗了!
也难怪他认为是三人组团行骗,他自己是研究过佛经、道经的,甚至圣经都研究过,什么宗教以及修炼学说都多少涉猎过;毕竟要充分的装成高人,除了自己的神异,还需要充分的正统学理。此人倒是博闻强记,虽然他自己没有证什么道果、禅定,也没有修炼过丹道功法,但是他却可以明晰其中修炼的艰难。
按照正常的推理,初果、二果,不可能一句话就让人明悟证得,佛在世的时候有可能,但是在这末世,哼哼,打死他都不信一句话可以让人证果。所以现在他看到二人五体投地、涕泪悲泣的样子,当然直接认为是三人组团行骗,而且周围观众也大多持怀疑态度,他们也不大信,但是却又想要相信。
众人内心的矛盾想法当然瞒不过南宫仙,虽然他没有神器施展神通,但是那份眼力还在,周围人的神色随意一扫就知道,因为他见过很多次这样的神色。当然那几个神棍和徐先育的差异表情也让南宫仙随意扫了一扫,但他才懒得管这些人怎么想,爱咋咋地,反正自己只关心小雅破妄归真的事情。
本来徐先育决定再看看他们怎么表演才决定怎么拆穿呢,但现在一听二人念诵的偈语居然似乎是在自称已经证得不还果,那可是三果啊。在东南亚的声闻修行人中,三果已经被称为圣者,但这二人貌似才刚刚证得初果,二果都没有表现什么就直接称颂三果,徐先育暗暗冷哼:哼,好神棍!看来你们不是为财,恐怕是为了求得圣名罢了,哼哼!
而他不清楚的是巴布二人的偈语中就包含了初果、二果、三果的个中巧妙,毕竟他只是个江湖人,虽然他自己不以为是神棍,但其实就是自古以来定义的神棍。那神棍的定义到底是什么?恐怕不能随便定义,只能说是一种笼统的称呼;比如修士,什么是修士?修行之士。那什么是修行之士呢?有修行心的人就是修行之士,但是修行心是什么心呢?
其实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经历,只要是在磨练自己心境的人,只要是在奋斗人生的人,只要是有目标向往的人,都是有修行心的人。修行修行,修于身行,任何人只要有自己的行止规范,那就是修行,并非只有修解脱行才是修行,任何摆脱自我束缚的行为都是解脱行,并非仅仅指的解脱世间生死的行为。
糊涂大师听闻巴布二人的偈语,微笑点头,显然已经是认可了,他赞道:“善哉,比丘,所说往还,即是生灭,而诸生灭,即是幻相,譬如色光凝聚,亦如色光分散,生灭如此,名为往还;而汝心境,不自生灭,如是住心,名为不还,则无往还,亦名阿那含。何以故?
五蕴色与空,亦无所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