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7.盖房子(2/3)
一年两年就能攒下来。>
但问题是,村里是盖不了商品房的。>
宋檀就琢磨:“所以我说起步一千万,这个钱拿地盖楼肯定是不值一提,但,咱们先大胆想吧——你说在咱镇上拿块儿地盖楼,方便这边员工安家行吗?”>
到时候稍出些钱给村里和镇上多安排几趟直通车,坐车也就十几二十分钟的时间,这个通勤时间真不算什么。>
小祝支书在心里算了笔账,随后笑了起来:“你还真别说,按你这个设想的话,一千万可不是不值一提。”>
他们镇上现在没有房地产商看上,但是远处更繁华些的镇上却已经有了商业楼盘,最繁盛的时候一平方也不到3000块钱——人家开发商一建一个小区,不挣钱他盖什么房子?>
虽然小祝支书也不知道盖个小楼盘要多少钱,但只需要算一下本地商品房的价格,对半砍个成本,这一千万还真能行!>
她开口:“你先等等,我拿备忘录记一下。”>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嘛。>
这么一来,【住】的规划宋檀是想出来了。>
“那教育和医疗呢?你怎么想的?”>
能怎么想?>
宋檀两手一摊:“说房子我还能说个一二三来,毕竟他们我们家也是盖了好几栋的。”>
“但教育还有医疗,你看我像是能懂的吗?”>
“现在村里也没什么孩子,我就想着把这个放到最后做。医疗的话……明年给村里捐个大诊所怎么样?”>
类似小型医院,不必要很精很好,多聘一些退休人员来,主打一个便利,十里八乡应个急,也让大家心里有个底儿。>
现在小郭医生的诊所时不时给一些老年病挂个水,乡镇医院除了挂水拍个片子,别的也干不了。真要是看病,还得去市区,这对于老年人来说太麻烦了。>
而且市区的医院大多都要排队,热门诊室甚至一大早就开始了,一辈子土里刨食的老人家去了也摸不着门儿。>
“这个可以有!”>
小祝支书也一脸惊喜,再看乌兰和宋三成,那也是两眼放光:“这个好,这个好,先整这个!”>
“你姥姥姥爷,还有你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去市区检查身体排队跑来跑去的,太麻烦了,他们一直不乐意。”>
“要是咱家门口就有一个小医院,那多好啊。”>
他们市区不是没有专门的体检中心,排队少,体验好。但体检中心检查出来的到医院去还要再重新拍一遍。老人心疼钱,说什么也不乐意。>
按他们的说法是,不去医院啥事儿没有,去了就一堆毛病。>
总之,以乌兰和宋三城为例,这个才是眼下他们最需要的。>
但这个显然也涉及到了小祝支书的知识盲区,她只是慎重的记了下来:“我晚点儿回去打听一下。”>
只是……>
她无奈道:“你选的这些项目,除了房子,全都是没什么回报的项目,甚至还需要持续不断往里头投入——”>
就比如那个医院,现在多少大医院每天人来人往,年底一算还得靠上面拨款。更别提这乡镇地方了,但机器一转,钱就源源不断的往外花……>
更别提那些设备,动辄数百万一台,这比房子还像个无底洞呢。>
宋檀也知道,此刻就无奈笑道:“一样一样来吧。”>
小祝支书把这些想法都记上,这会儿又看了看她:“家里注册了公司,农场,但目前公私账目混合在一起……如果你真要往外捐款做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