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百四十八章 庭辩,攻讦(4K)(2/4)

匠师数十年的苦功,华美威严到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地步。

此时此刻,足有数千名品秩不一的臣子聚集在这座外面看上去很纤细,内里看上去却无比空旷的殿宇之内,分别端坐在属于自己的座位上。

他们恭谨的目光齐齐投向远处倚靠在龙椅上的楚帝,眼眸深处闪烁着奇特的光芒,有敬畏,有期待,也有一丝难以察觉的不安。

一丝风都没有,垂着的珠帘却像是被某种气息所动,轻轻的撞击,发出了清脆的声音,“叮叮当当”,于寂静的大殿内悠悠回荡,宛如敲响了不祥的警钟。

众目睽睽之下,一位臣子缓步出列,头戴高冠、身披华服,手执玉笏,脸上带着几分自信的笑容,似乎有把握化解当前的困境。

他深深一礼,双手将玉笏举过头顶,然后开口说道:“陛下,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楚帝眉头微挑,左手随意盘弄着两块玉玺,右手挥了挥袖子,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那位臣子轻咳一声,缓缓道来:“陛下,此次灾祸虽然严重,但微臣认为,有些事情还是不宜过于深究。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有些时候,适当的隐瞒和粉饰,也是为了维护大局的稳定。”

楚帝放下玉玺,神色似有些不悦:“讲一讲你的理由。”

臣子点了点头,神色肃然:“陛下可曾听闻过‘老妇折慧’、‘枪剑唯心’的故事?有些时候,过于追求真相反而会适得其反。”为了增强自己的说服力,他开始详细描述这两个例子:

“大约六七十年前,我朝的千江郡境内,曾经有一位居于山中村落的老妇意外得到了一篇残缺的修行功法,找了附近乡镇的私塾先生识字认句,自行摸索着修炼,竟然误打误撞地踏入了四境,用时不过数年。”

“而后,一位路过此地的宗师发现了她的天赋,以为老妇是世间难得一见的修炼天才,于是便纠正、补全了她的修行方法,传授了一些关于认穴明窍、凝运五气的秘诀,觉得老妇甚至有机会成为自己的关门弟子。”

“可没有人想到的是,知道自己过往一直在错误地运气行脉、胡乱吐纳,老妇心中既惊恐又困惑,很快就陷入了走火入魔的境地,修为大跌,从此再也没有任何进展,终其一生也只能停留在三境。”

“这正是因为她得知了真相,反而失去了原有的自然与纯粹,丧失了合乎天地气机之理的心态,想要将体内看似杂乱无章、实则达成微妙平衡的真元运行纳入正轨,结果却造成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崩溃。”

臣子顿了一顿,见楚帝听得认真,又继续说道:“十数年前,天工阁楚凄风大师的侄儿,同样臻达‘圣手’阶位的楚忧云,曾经为了测试自家工坊产品的性能,私底下组织过一些比试,陛下或许亦有所耳闻。”

“当时,他找来了两个修为相同、战力相当的年轻人,分别赐予了他们一柄宝剑和一把长枪。那宝剑虽然其貌不扬,但却是楚忧云亲自炼制;而长枪虽然精致华丽,却只是出自坊中普通匠师之手。”

“然而,在告知这两人武器的来历时,楚忧云却故意颠倒了事实,说宝剑是普通匠师所炼,长枪才是他亲手炼制。结果,在双方的比试中,持枪者竟然险中取胜。之后又比试了数次,持枪者越胜越容易。”

“这又是为何?”楚帝忍不住开口问道。

“陛下明鉴。”臣子躬身行礼,弯腰幅度比之前更深:“有时候,人的心态和信念,往往比实际的武器更加重要。而心态的形成,又与人所知道的真相息息相关。”

“所以借助于适当的谎言和误导,也不失于激发潜能的应急手段。”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