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79章 战略相持阶段(3/4)

勾引敌人上来输出,打出这个比例并不算太光荣。

而且战后明军是得到了打扫战场机会的,至少城墙根边的战场可以打扫。清点战果和损失后,张煌言估计,对面的清军伤亡,最多也就一千人出头,是被堵口的李定国部用刺猬一般密集的长枪阵捅死的,只占清军伤亡的一小半。

剩下一大半的伤亡,都是被堵在口子上,然后被城头的交叉远程火力所杀,也就是靠火枪弓弩和滚木礌石。如此看来,明军和清军在近战肉搏中的交换比,差不多也就是一比一略多而已。

张煌言是个很擅长总结反省的,他亲自检查了不少尸体,发现那些穿着双重铁札棉甲的清军最精锐重步兵,便是被优质锻钢枪头的长枪全力捅中,很多都捅不进去,只是在捅破外甲后就偏斜了,然后在内甲上留下深深的划痕凹槽。

而李定国麾下堵口士兵,很多手中的长枪枪杆都在这种巨力对抗中被拧断——大冶县兵工厂生产的锻钢枪头倒是足够强韧,除非是反复捅了太多次金属疲劳才会坏。但与优质枪头配套的白蜡杆和其他木质枪杆,就算再加固,也撑不住这样的巨力拧扭损耗。

当然,自古枪杆都没有直接用钢铁的,那样冬天太冷,被血和汗水浸湿后也会很滑。所以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只能以后再考虑了,或许可以考虑用钢筋的螺纹杆子、钻孔嵌套到木棍里。

反正列阵而战的长枪兵,武器长度普遍在一丈半以上,这种大枪兵部要求杆子有弹性抖动舞出枪花来,硬一点倒是无所谓。张煌言并不会做拍脑门的事情,到时候交给专业的人去琢磨专业的事即可。

眼下他可以做的,只是提升一下李定国部的待遇——经过今日这一战,他觉得有必要把武库里的甲胃再分匀一下。

后续守城的日子里,以任务来区分盔甲配备,不再跟原先那样“大冶兵工厂生产的一体锻钢胸甲只配给跟随朱树人多年的嫡系部队”,然后让流贼旧部用原本张献忠剩下的铠甲和缴获的铠甲。

后续张煌言决定哪一部负责在墙头近战堵口,就确保他们优先临时分配锻钢胸甲,嫡系部队老兵不服的,也可以参加这种最危险的任务,一碗水端平。这样应该就能解决内部的人心不服问题。

想明白之后,张煌言也是连夜召见了李定国,先对他说了些勉励的话,还亲自敬了他三碗酒,然后把自己的决定说了。

李定国也是松了口气,知道这是又得到了道台大人进一步的信任。肯给他们临时配属嫡系部队的盔甲,这也是一种荣誉了。

他连忙代表属下谢恩,回到自己营中后,他又灵活变通、把张煌言许诺的待遇稍稍调整了一下分发方式。

他让麾下几个袍泽部将后续几日自告奋勇,争着担任巡逻堵口的救火队角色。谁先承担这种重任的,后续留下的那部分优质铠甲,就优先永久分配给他们——

李定国很清楚,张煌言刚才说,大约可以匀出两三千副一体锻造的弧形钢质胸甲给他的弟兄们。等危急过去了,这些胸甲不会全部收回,可能也就收回一半多,而留下的那部分,具体留给谁,就要看表现了。

如今跟着李定国一起奋战的,无非也是当初张献忠麾下几个主要降将,冯双礼、白文选,冯双礼还是从孙可望那儿借调过来的,只有白文选是一直跟着李定国。

此时此刻,白文选当然不能让孙可望旧部看不起,连忙表示后续几天他的部队都会担任这个最危险的任务,只求军门跟道台大人如实陈述他们的忠义敢战,到时候优先给他们永久升级装备。

张煌言从库房里匀出的第一批两千套一体锻钢胸甲,很快就发到了白文选那个营里。

经过一日血战,将士们原本都满身血污,哪怕没受伤的士兵们,也都是腥臭不堪,很多都是敌人或者袍泽的血,跟泥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