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83章 王上加白都没动力(3/4)

风,从后堂来到院中,沈树人忽然听到前面一阵细碎的脚步响,但也没在意,只是中肯地点评:

“《鸥鹭忘机》也算古琴名曲了,下官记得王爷所著《古音正宗》,便有收录这首曲子吧,技法也应以古拙质朴、中正平和为上。

然而,淡泊以亲近天地自然,固然是好,但也得分人分时势。如果是空无一人的海滩,只有心无旁骛之人,海鸥自会垂顾。但如果是腥风血雨的海滩,或者俗人云集,又哪里有净土,给心无旁骛之人亲近自然?

无欲无求就能远祸,这是不假。可是欲求不仅有内心主动生出的欲求,也有身份带来的身不由己。

南唐李后主,何尝不愿一直春花秋月、小楼东风,可宋太祖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李后主想无欲,他的身份本身就是欲了,摆脱不掉的。

李煜赵佶之流,皆是‘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对于他们来说,最上的人生道路,就是一开始便没生在君王家,但为太平盛世富家翁,可心无旁骛潜心钻研琴棋书画。

其次,实在躲不过生在了帝王家,便当祈祷如季汉后主刘禅,得贤相如诸葛亮,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无论胜败,总统如故。刘禅只管祭则寡人、政由葛氏,来个虚君实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最悲惨的命运,便是如李煜赵佶他们实际遭遇的那般,为时势所驱,身不由己,又无法脱身于治国,又治不好,最后……也罢,说这些不吉利的作甚。是下官煞风景了,明明只是聊古琴曲的。”

朱常淓听了,也是有些警觉,他总觉得沈树人话里话外,似乎有把他和李煜赵佶类比的意思,但他又拿不出证据。

或许,沈树人只是在拿他的艺术才华,和李煜赵佶对比吧,没有及于其他方面。

不过,这也在朱常淓心中埋下了一个种子:像李煜赵佶那样的人,如果被逼做了皇帝,或许学刘禅,擅长用人,得到贤相后无条件信任重用,才是最容易得善终的路子。

当然,前提是真能遇到诸葛亮这样的圣贤,已经如此掌权了,还不会篡夺天下,也不会威胁到皇帝,一辈子甘心做个权相。这一点,实在是可遇不可求。

千古以来,能跟诸葛亮这样收场方式的,也就剩一个周公了。上下数千年,找不出第三个来,太难得。

大唐倒是也跟大汉一样福泽数百年,勉强出了个郭子仪,算是君臣相得都善终,还力挽天倾的,不过郭子仪并未彻底文武兼权,只能算半个。而两宋三百二十年,更是君臣猜忌,一个这样的都没能出,岳飞要是能活着光复中原,说不定能超越郭子仪,算大半个。

自古只有周、汉出了这样的人,连唐宋都差点意思。大明也才区区两百六十年,能有多少恩德福泽,可以祈祷出一个诸葛亮呢?

朱常淓思绪不由飘飞,越想越沉重,不愿再考虑政事,只是苦笑着聊回琴艺:

“世侄对《鸥鹭忘机》和其他一些以淡泊远祸为立意的古琴曲见解,倒是让孤想起了一个人。世侄的看法,跟她颇为相似呢。”

沈树人不卑不亢地追问:“哦?不知是何人,能与下官所见略同。”

朱常淓尴尬一笑,倒是想说跟他女儿见解类似,但又觉得不足为外人道,于是便缄口不语,只是苦笑。

便在此时,两人已经要转过垂花门,来到设宴的后院。朱常淓前面那句话,倒是让垂花门后藏身偷听的一个娇小身影,有些猝不及防,一时走神,绊了一跤摔倒在地。

沈树人听得门后转角有异动,也是并了两步趋上前去查看,就看到一个小姑娘倒在那儿。因为对方低着头揉着脚踝,沈树人也看不清晰对方面貌。但仅仅看身段,应该也是一个美人了,绝对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