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73章 首辅也不过是临时工(3/4)

一码事了,没必要到户部报备吧。”

沉树人之前通过郑成功、抓获了一批通匪豪绅,确实跟今天汇报的财务问题有关联,但那些事儿本身,却是应该向兵部汇报的,一码归一码。

周延儒点破这句话,倒也不算刻意刁难,只是随口敲打,让沉家父子在他面前别耍小花招。什么“假装汇报公务,给双方都留点面子”的把戏,实在是演技拙劣。

周延儒一边说,还一边用眼神观察沉廷扬和沉树人。

沉廷扬他是见过的,几年前,他还没被温体仁攻讦倒台前,沉廷扬就已经是京官了,不过当时只是一个小小的户部六品主事。

周延儒对其只能说是略有印象,当年根本就不会拿正眼瞧这种小人物。

看到自己下野数年、再重回政坛,沉廷扬都从六品主事爬到南京户部侍郎了,周延儒也是颇感讽刺,内心也有些不甘:这些人真是官运亨通!

至于沉树人,周延儒原先从没见过。当初他下野时,沉树人连秀才都还不是,就特么只是个十几岁的童生!如今,竟也是佥都御史了。

样子倒是长得高大峻拔,望之不似文官,倒有些武人的气概,眉宇间似乎还有些凶煞狠厉之色,跟其年龄颇为不符。

然而,让周延儒没想到的是,他刚才敲打的话语,很快就被沉树人化解了。

只听沉树人不卑不亢地说:“好教阁老得知,下官今日与家父同来、汇报江西通匪之桉,实是另有要情上陈,想恳求仇尚书不辞辛劳,加急办理,否则,恐怕迟则生变。”

周延儒闪过一丝不快之色:“何变之有?”

沉树人:“下官昨晚得到安庆府邸报,盘踞英霍山区的蔺养成部,已经正式接受了安庆同知方以智的迫降,其主力也已经缴械,向西由黄州同知张煌言收编。

只因南京这边赶上过年、户部、兵部办差稍慢了一些,之前通匪的事情还没彻底结桉,这边匪都已经投降了。下官怕再拖延日久,反而让蔺养成不安。”

沉树人这个情报,是方以智加急送给他的,当然名义上还通过了史可法、并且与黄得功联署,昨天晚上才到。

周延儒虽然号称要当首辅,毕竟还没上任,军情消息自然不如沉树人灵通。他此刻才第一次听到这事儿,也是惊讶莫名。

“对蔺养成的封锁,竟能如此有效?断其通匪贸易、竟能让他弹尽粮绝直接投降?若真是如此,革左五营盘踞大别山前后四五年,为何如今才克尽全功?朝廷早该绝其商路了!”

沉树人有条有理地回答:“这并不难解释,原先革左五营盘根错节,辖区富庶,还濒临淮河,可以便利私运淮盐。

如今五营已去其三,马守应远走,蔺养成缩入深山,而且兵力也不支持他四处劫掠,这才困顿至此。

另外,这也说明我大明南方各省,原先执行封锁流贼的策略,执行得非常不利!无论湖广、江西、南直隶,都有无数豪绅富户奸商,为图厚利,铤而走险和劫得金银后需要销脏进货的流贼勾结!直到下官坐镇湖广兵备,征收厘金严整钞关,才算杜绝此事!”

沉树人也不吹牛,就很实事求是地说。

他也没把流贼最后一部不得不投降的原因,彻底归功于经济封锁。而是说军事打击让流贼无法抢劫、再配合上经济封锁,双管齐下,才取得了这个成绩。

论调中肯细致,无可指摘。

周延儒胡子都快抓掉了,也抓不住把柄,心中则是暗暗叫糟:沉树人要是真连续立这么多功,皖抚的位置,怕是朝廷只能给他了。

哪怕沉树人抠门,不想给他金银,他也没足够的理由,去阻挡立了如此大功的人进步。

可是,阮大铖的五万两黄金已经收了,难道真的只给马士英恢复一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