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十六章 人应有敬畏(2/3)

夫子的长衫上,将前襟打湿了一片。

但是夫子却没有回屋,而是站在连廊的栏杆里,充满欣喜的看着这场迟来的秋雨。也许他想着,一场秋雨一场寒,这场秋雨过后,就能在小屋里架起火炉,吃顿牛羊涮锅了吧!

不说这个,就是这雨打芭蕉的情景也是极美的!秋雨不像春雨一般轻盈,而是重重的打在芭蕉叶上,声若鼓点,这应该就是生命的节奏吧!

随着这个节奏,夫子伸出手指,在虚空中书写起来,于是连廊里也下起了秋雨。

夫子全身都湿透了,但是却一脸盎然的看着泛亮的天空!云雨渐收,晚霞也快隐去,日月轮转,春夏更迭,星河斗转,这种天道秩序不以个人喜恶而变更,是为大美!

夫子此时喜得人间之意,生出对天地、对自然的无限敬畏!

敬畏!对的,就是敬畏!苦求而得,得之艰辛,则会敬畏!

想到这里,孟一苇终于知道了为何自己会迷失在意场之中。得神识之玄妙,是修行入境的分水岭。领悟神纹之艰深,比之修行又难上几分。最后,能够布置出人间意场,其难度更是在武者开神域之上。

但是这些艰难对于书院小夫子来说,却来得极为容易。

天生视力奇特,从小就能见微知著。繁复密匝的神纹,在书院小夫子眼里有如白纸上的线条。体内有神识之海,别人最难叩开的天门,对他来说只差临门一脚。苦竹山得了老和尚的金髓佛焰,体魄得以补全。剪云山上一番奇遇,周身气穴全开。

来的太过容易,所以就缺乏敬畏,缺乏敬畏便会迷失。天地虽大,皆可掌控,吾岂不是可以取而代之?

再回想自己刚才驱使意场的种种,纵使心性淡然如孟一苇,也不禁吓出一身冷汗。

“小夫子,您……”王齐眉见书院小夫子,突然站在高台上,皱眉不语。难道是意场反噬,伤了神识?

孟一苇从反思中醒来,摆摆手,上前几步,走到高台的边缘,冲着台下的镇北军士兵和石头城百姓,抬起了头。

“我姓孟,是书院夫子!”孟一苇缓缓开口。“跟你们平时的交集不多,就算是你们的镇北侯虞潜陆,也不过见过我一面。”

带着之前镇压全场的余威,孟一苇不算响亮的声音,被校场上所有人都竖起耳朵,仔细的听着。

(本章未完,请翻页)

“我这个书院夫子,平常做的事情,就是给学生上课。这些学生中,有大煜皇族,有王公贵胄,有商贾巨富,不过也有铁匠的儿子,裁缝的闺女,甚至有山上的和尚。在我的课堂上,他们都是平等的。”

孟一苇随手指了指台上的镇北军高层,继续说道,“他们都很尊敬我,不管是表面如此,还是发自内心,包括此地主事的二夫人。”

听到这句话,二夫人脸上笑容开始僵硬。

“这不奇怪,就算镇北侯此时站在这里,也同样需要尊敬我!”孟一苇语气坚定,让人觉得真的是如此。

“小夫子今天好像有些不一样!”台下的尾叶对着七月小声嘀咕着,“平时小夫子可不是这么高调的人啊!”

“这你就不懂了,在这里,小夫子才真正代表着书院呢!”七月这样回答道。

台上的孟一苇继续说道,“他们尊敬我,称听我教诲。大多数并不是因为我教了他们什么,也不是我的学识、修为、才华能让他们心悦诚服。而是因为……”孟一苇说道这里顿了一顿,回头看了看自己身后,才正过身来,声音拔高了几分,“因为我身后有一座书院!”

瘫坐在椅子上的谭驳懿,还在刚才的威压中未恢复过来,此时听到孟一苇如此直白的话,脸色又苍白了几分。

“这座书院,需要敬畏!”孟一苇语气恢复平淡,“人心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