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八十一章 日不落的大宋(2/4)

代职县令。

再加上张叔夜拿下的贪官空缺,全国一般以上的县太爷,脚跟都在军中。

其中靖字军又占了三分之一以上。

尤其是州,路官员,靖字军中出来补大宋缺额的占据了所有将领的二分之一。

明面上,这些从军队转职的官员不贪污,不受贿,唯命是从。

即便到了地方,也跟在军中一样,把政令文事武办。

可是这些官员身后的家族,军属。

不是在东北和靖康大陆,南洋有着大片的土地,草场,部分还联合出资新建了大型商行,各类工坊。

错中复杂的绑在一起,形成了几股大宋都排的上号的商家。

“张叔夜误我.....”

听着赵佶拿出这些数据,赵桓刚刚开口,脑门就被赵佶重重拍了一下。

“昔日金人掳掠你我,张叔夜跟刘韐几位是主动恳请金人,自愿随驾的,他们的忠心,苍天可鉴,只是他们没想到效忠的主子那么笨,顺势而为,强我大宋都不会,反而倒行逆施!”

“昔日你我父子之争,为何那么多有为的大臣,愿意站你身侧,无非是你曾力主对金一战,保我大宋江山,为天下百姓不被金人铁蹄虐杀,凌辱。可如今,你不问青红皂白,根本不顾大宋朝会定下的,以天下资源奉养我大宋的根本国策,试图解除我优秀将领的兵权,让百姓衣食无忧成为泡影!”

没有李敬坐镇枢密院。

没有交兵骄兵悍将镇守四方,威服四夷。

如何保证南洋的便宜大米,西洋的天量低价棉线,涌入大宋以及靖康大陆和南洋渔场比咸菜都便宜的咸鱼。

这些能养活多少宋人。

真以为人家番人愿意把这丰厚的利益,拱手相让。

那是大宋将士们用身家性命拼来的。

大宋国运延绵,首要就是百姓衣食无忧。

释兵权等同于自毁长城,牵一发而动全身。

连听郑怜玉说起集英殿的事情,赵不试都能做出判断,即便李敬不出手,长公主和和朱琏也会动手,赵桓还以为是小事?

赵佶恨不得一脚把他踹到海里去。

“李纲过时了,他的能力,跟你一样,眼光还停留在靖康之前,明明大宋朝野已经翻天覆地的变化,硬是装作看不见。你母后给你带来近两年大宋的复兴报,她圈出来好多文章,留给你好好看看百姓的生活变化和朝廷的基本国策!”

既然李敬把黑锅背了。

做戏也就做全套。

朱琏,赵佶,赵柔嘉强忍住心内的情绪,也不管赵桓哭哭啼啼。

硬着心肠,第二天就踏上返程的舰艇。

相比扶桑的冷清。

临海居挤满了人。

好多京城跟朱琏一起到登州的官员在临海居没有宅院。

跟着上峰从日照回来,挤在各部上司的院子里。

到了饭店,呼啦啦的一起到观海楼混饭吃。

正在酒兴鼾浓的时候,赵佶,朱琏他们回来了。

“太太皇,您来的正是时候,你看看,我们从日照带回来的花岗石,比你昔日的花石纲如何?”

黄灿住的院子离观海楼很近。

老远看见朱琏的马车回来,就打发人去宅院拿了花岗石的笔洗和花瓶等实用物件。

像献宝一样,放到赵佶面前。

大宋谁都可以怀疑赵佶做皇帝的水平,但是没有人敢质疑赵佶艺术品鉴能力。

“臣等过去,也是赶巧了,正好碰见开采出一块洒满金色花点的石料,拿这样的石料去铺地,暴谴天物啊,马上让人改制了很多实用物件,一番抛光打磨,华贵的气息流光溢彩,他们一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