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六章 倒了八辈子霉(2/4)

赵桓,只希望他回到大宋之后,谨慎从事,自己悟出来。

再说,昔日勤王时候,李敬为了国家利益,敢朝着赵桓所在的汴梁城头射震天雷,赵桓应该知道,这样的臣子以往的大宋臣子就不一样。

你想把李敬,宗泽变成李纲那样的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或者其他臣子那种雷霆雨露,都是君恩。

可能吗?

“宗帅,今天谢谢你,若不是你辞官,上皇恐怕现在还被李纲蛊惑!”

能被朱琏看出自己以辞官警示赵桓的良苦用心。

宗泽再次感慨李敬看人一如既往的犀利,大宋能有这样的皇太后,简直是生灵之福,可惜有些人,生在福中不知福。

会心的笑了笑。

“宗帅一心为国,为朝廷社稷,若是让宗帅一身裹衣出宫,那就是妾身的错了,来人啊,赶紧给宗帅拿一身崭新的官袍来!”

“太后,若是给我拿衣服,你就追不上李敬那小子了!”

“没事,我已经让人乱棍打死那个给武勋泼脏水的学子,让人作废了今年的恩科,宣布以后永不科考!汴梁已无值得操持的事务,去登州见李敬,问心无愧!”

宗泽哈哈大笑起来。

别看宗泽人在西洋,可回来第一件事,就是赌了复兴报所有没有送到西洋的报纸。

觉得不过瘾,他还去了复兴报。

针对报上很多问题,请教乔淑云和报社编辑。

早就知道李敬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重建一套大宋人才,教育培养选拔任用的机制。

而这种机制还没有成型,就迸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殊不知不管是教部的教习,还是一些有远见,买了教材啃读的士子,在考试中的成绩,远远把其他士子甩开。

在官场中,部分靖字军转任地方官的将领,文事武办,大刀阔斧,坚决执行朝廷旨意,比大宋开科取士的那些儒生,不论是治理地方,还是枢密院等中枢机构任职,更为出色。

科举这种制度淘汰,那是迟早的事情。

如今没有阻拦恩科开科取士,也是尽可能减小改革的阻力,循序渐进。

大宋是为了发展而求贤若渴,而不是无人可用求贤若渴。

偏偏有些人看不见朝廷的退让,以为软弱。

“宗爷爷,快把官袍穿上。”

….大宋朝廷的官员荣升,通常第一件官服都是皇家送的,汴梁皇宫修复以后,虽然很少启用,也储备了各类官服。

宗泽没想到,是赵柔嘉一路小跑带着赵金儿等人给他送官服,带着几分感激,几分感动的开口。

“我的女帝,奉诏登基以后你就是大宋表率,除了你父皇母后和皇爷爷,其他人都当不得你长辈,以后叫宗卿家就好了!”

赵柔嘉不以为意的笑了笑。

看着禁卫们手忙脚乱的帮宗泽在宫门口穿衣服。

看着朱琏的马车早已经侯在门口。

宗泽还是仔细检查穿戴整齐以后,才跟着朱琏和赵柔嘉上了马车。

“母后,我听说父皇要杯酒释兵权,才把李敬气跑了,我们是去找李敬吗?”

大宋朝的马车更迭换代很快,朱琏乘坐的马车,六匹骏马飞驰,连轮子,都是钢材打造的,外面包裹着靖字军从靖康大陆带回来橡胶。

可是马车再快,也没有骑马快。

当朱琏的马车到了汴河码头的时候。

李敬坐的船,已经起航了,影子都看不到了。

他运气好,正好碰见一条从洛阳运送货物出海的船。

在汴梁扔下几条驳船,都不用烧水,直接就走了。

眼看着水师官兵正在准备,朱琏顾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