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四章 稷下学宫(3/6)

向李敬,让他继续说。

“凝聚人才是第一步,第二步还要凝聚人心,现在趁着寒冬,各地农民,佃户,都在歇冬,这里离开春农忙还好几个月,全部把他们动员起来,我们没钱,但是有大量铁器,可以考虑做一些锄头,镰刀,犁等农具,铁锅,铁铲等生活用品,换农民过来帮忙挖矿,修路!组织各地用修筑城墙,挖掘护城河,沟壕的方式,置换等农具,兵器,让他们时刻准备自卫!”

三司没钱,可是三司有掌控盐铁的权利。

这年代的农民很穷,很多人家里连菜刀都没有,收割庄稼的镰刀也要跟地主借。

作为武将,当然希望朝廷可以大量派发武器,武装平民,这样金狗想要趁着山东兵力空虚进攻就更难了。

但是陈卓黄灿还是很顾虑,

开宝五年,太祖就颁布过禁令,京都士庶之家,不得私蓄兵器。

之后的宋朝不仅对汴梁,对各地军械管制也日趋严格。

只不过徽宗之后,各地起义军四起,厢军手上的军械四处流散,也没有之前的严格。

万一这些平民被鼓捣反了怎么办?

“李敬,给平民发放武器,也是一面双刃剑!”

一方面是金狗随时来袭,百姓急需武器自卫,一方面有又祖宗之法限制。

朱琏也看出了陈卓等人的顾虑。

会说话的眼睛看着李敬。???.iuai.om

“金国亡我大宋之心不死,未来战争会更残酷,作战更多的是需要火炮,床弩等大型杀伤力工具,也需要军队训练组织,发给他们一些刀枪,抵御强盗入门,乃是权益之计策,我相信宋人,我也相信关将军在京西两路的威慑力!”

关胜听见李敬扯到他身上了,笑容满面。

不过李敬说的是事实,勤王之后,关胜在京东两路的威望骤起,他武艺过人,比李敬风头还足。

听见李敬还在说,没有插话。

“其实我宋人非常容易满足,只要专心政务的地方官不渎职,不一门心思捞钱,他们就很忠诚,不会有不轨之举,之所以会出现宋江这类的反贼,无非是地方官不作为,或者是非常严重的天灾赈灾不到位,我记得度支、户部、盐铁三司负责地方官员的财经业绩等考核。我们不妨邀请民间力量介入考核。让地方官员为祸一方的时候,民众有个宣泄,申诉的途径,把所有叛乱的源头掐住。”

看着朱琏有些迷惑,陈卓拿出圣旨附带的几分印纸批数给朱琏解释。

大宋地方官员赴任的时候,一般带着印纸批书,上面事无巨细写满了一年来的政绩和糗事。

要是任期满了,还有一个郑重其事的任满考核。

考核与磨勘制度的核心就是评语。

评语由上级和专属部门撰写。

虽有开口朝下的民间查访渠道,但宋代官吏队伍庞大,将其形成流转制度成本过高。因此,官吏只要对上负责而无需对下负责。在实际执行中,更出现了考核“重年限、资历,轻政绩能力”的现象。

受论资排辈的影响,就连官员印纸批书(个人档案)中进行定性评价的“考词”也都按资历而非实绩书写,结果是“案吏据定式书于印纸”。

陈卓主讲,曹辅在一边补充,两人拿出自己地方履历做说明,朱琏一下子明白了。

“如何邀请地方民众监督,让民众监督政务成为朝局的一个新的俗成。这个可以等李敬回来一起会商,我们相信山东两路和河北路的民众不会在国难之际与官家和朝廷为难。”

朱琏的魄力,让周宁等官员深感她有替官家执政只能,脸上不动声色,心里踏实的很。

“金狗肆虐河北的惨状我也听说了,就照李敬说的办。先给各县官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