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330章 拒马阵(2/2)

为虐!”

这是让齐侯杵臼最气不过的地方。

孙武祖上有确切的世系从舜的后代虞阏父开始。

周武王伐纣时,虞阏父当周国陶正之官,执掌陶器的制作,管理从事制陶的百工。

由于其管理有方,器用齐备,周武王将长女大姬嫁给阀父之子满,把他为诸侯,建立陈国,周王并对满赐以妨姓。

满称为胡公,当了陈国的第一代君主。

从胡公满开始,经过十代十二个国君的世袭传授,到桓公时,陈国发生了内乱。

陈厉公之子完,因内乱不得立,而奔往齐国,他是孙武的直系祖先。

陈完在齐国积极活动,至四世孙田桓子(田无宇)已官为上大夫。

田桓子(田无宇),生五子:田武子(田开)、田僖子(田乞)、陈昭子(田昭)、田书、子亶。

其中田书于昭公十九年,即公元前521年因伐莒有功,齐景公封乐安,赐姓孙氏,孙书(田书)便是孙武的祖父,孙书生凭,凭生孙武。

孙凭曾官拜齐国上卿,只可惜因为齐国的内部混乱,让孙凭心生退意,故而举家迁居到吴国。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这让齐侯杵臼十分的不满。

“杀!”

此时,联军的一千多乘兵车已经冲入吴军的方阵当中,只可惜等待他们的,将是深渊一般的噩梦。

只见吴军的方阵中已经摆出了数百张拒马。

拒马者,阻拦战马之障碍物也。

拒马枪的源流,是类似鹿角木的一种定置式障碍物。

鹿角木外形很像分叉的鹿角,木前端削成锐尖,是布设在城外阻挡敌人接近城墙的一种障碍物。

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开始使用了与此类似的障碍物。

但是,设置后,就不能再移动!

由于是用于野战阵地,所以用量很大。

在机动性很强的骑兵出现之后,用以阻抗骑兵,移动式拒马枪应运而生。

这一点要比一次性的鹿角木进步了许多!

夏商周三代便有了早期拒马,即将木柱交叉固定成架子,架子上镶嵌带刃带刺之尖锐物事(铜刀或石刀)。

而吴军所用的这种拒马又有所不同。

显然是改进过的!

吴军的拒马铁矛为头(后世称为拒马枪),以坚实木料为固定支架,架上再固定六到十支铁矛,遍布敌来路使其骑兵或战车兵不能驰骋。

旷野大战,这种拒马数量毕竟有限,便很少使用,倒是城池设防,拒马大有用处。

“噗嗤!”

“啾——”

联军的兵车在冲入吴军的方阵后,就陷入到困境当中,难以脱身。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网址:

本章已完成!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