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八百二十三章 一步,还是一步半(2/3)

加理会了吗?可是儿却听闻,经常有从永平府过来的信件,到了用叙手上。」

杨慎很不满。

这边父亲一直对我说,不让我过多干涉朱浩在永平府开矿之事,那边我弟弟却跟永平府一些官员通信来往频繁,这不会是想告诉我,永平府那边的事不用我管,要交给我弟弟来全权负责吧?

可好像在朱浩走之前做出指导之人,是我而不是我那弟弟!

杨廷和听出儿子对自己的怀疑,厉声喝斥:「那你就告诉用叙,让他不要再跟永平府任何人有沟通!你们真以为陛下小小年纪,就没有城府?为父这两年,为了这朝堂事,早已是心力交瘁,不想再横生波折。你先出去吧!」

杨廷和不耐烦地把儿子赶走。

本来烦心事就很多,这边杨慎还在他面前发脾气,甚至兄弟俩为了争夺他的信任,居然发生内斗。

杨廷和本来就没指望两个儿子能帮他做什么大事,没事争些什么?

徒给人增加困扰罢了!

杨慎心里一直都不痛快,听了这话,更加不爽了。

离开书房时,他甚至都没正眼瞧父亲一眼,心底里对父亲很多作为满是失望。

……

……

翌日早朝。

很多大臣憋着劲儿,要把昨天没完成的直谏继续给完成,许多人甚至做好了被廷杖的准备。

结果众大臣等了一早上,却被告知皇帝生病……

辍朝不出。

皇帝一任性,就不上朝!?

这让很多大臣心生怨怼,但前来传话的黄锦非常客气,而且表明已请了太医前去问诊,意思是这不是陛下装病,而是真的病了,你们要是怀疑皇帝装病,这可是腹诽君上,乃大不敬之罪。

杨廷和与几名阁臣回到文渊阁后,杨廷和有意安排毛纪和费宏往翰林院,与石珤、李廷相等人商议制诰之事。

而他则把蒋冕和刘春留了下来。

蒋冕问道:「陛下今日之举,算怎么个说法?」

杨廷和先是打量刘春一眼,这才道:「陛下在等有人出来当和事佬。」

蒋冕望了眼刘春,很快就明白杨廷和留下刘春的用意。

皇帝跟大臣间因为开矿之事争吵起来,现在双方都下不来台,需要有人出面斡旋。

杨廷和不支持林俊去死谏,因为杨廷和的性格是只要能维持朝堂平稳,就算牺牲一部分文官集团的利益,也可以接受,杨廷和素来以顾全大局著称。

而林俊是那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性子,不懂得变通,自然跟皇帝的关系闹得很僵。

现在能出面斡旋之人,非孙交莫属。

只有孙交算是名义上独立于皇帝跟文官派系外的人物,虽然杨廷和现在也很不喜欢孙交的特立独行,更不喜欢孙交想要在朝堂形成第三方势力,但有些时候,只有孙交出面才能打破僵局,这也是君臣间所留的一步台阶。

刘春大概明白,自己马上要被人当枪使,试探地问道:「是要我去找志同吗?」

杨廷和点点头。

刘春微微苦笑:「那我应该怎么跟志同说?开矿之事,要么成,要么不成,恐怕没有第三条路可走吧?」

刘春到底不是蠢人。

他明白,现在皇帝的立场是继续开矿,而文官这边则坚持要把皇帝开矿之事叫停。

除此之外,第三条路是什么?

难道是既可以开又不能开?试问谁可以做到?

总不能让孙交去当和事佬,结果孙交却态度坚定地站到杨廷

和一边,要叫停锦衣卫开矿吧?若是让孙交告诉皇帝可以继续开矿,那杨廷和找孙交斡旋的目的又是什么?让孙交跟皇帝站在同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