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四百二十四章 他乡遇故知(3/3)



唐寅有些犹豫。

文徵明一生中最大的遗憾,就是九次乡试不第,嘉靖元年最后一次考乡试落榜后,于次年受时任工部尚书李充嗣举荐,以贡生身份到京师参加吏部考核通过,获得一个“翰林院待诏”的微末小吏官身,从此终于有机会踏上仕途,却也因为实在是职微言轻,没什么存在感,三年后离开京师重新获得自由身。

可以说,江南四大才子中,除了徐祯卿考中进士外,祝允明、文徵明和唐寅三个都是科举场上的难兄难弟。

唐寅是有才而不得考学资格,祝允明则是屡次会试不第,等到儿子都考中进士后才放弃科举,文徵明最倒霉,连举人都没考上。

此时刚下马车的文徵明,却是受到了一众人的推崇,还是跟唐寅一样的问题,文徵明在科举场上失意,但书画方面却是当世公认名家,他能来到京城,绝对算是书画界的一件大事。

但朱浩却觉得,眼下只有这么一众寒酸的书生等着迎接,牌面不足。

还是那个问题,就算你有能耐,可因为没有匹配的功名在身,无法跻身到士子的核心圈子……看看隔壁一个新科北直隶解元,年纪轻轻就被人前呼后拥,你一个名闻天下的江南大才子也不过如此。

不对,是两个江南大才子。

唐寅没主动出门相见,而是等文徵明在众人簇拥下,上到茶楼二楼。文徵明根本不会留意到角落的这一席,一时没把衣着光鲜的唐寅给认出来。

几年不见,唐寅早已是今非昔比,身家至少有千两银子……王府俸禄只是其次,还有朱浩给他的分红,平盗寇时的赏赐,王府上下逢年过节有人给他送礼等等……

唐寅现在在衣食住行方面根本不缺。

相反,文徵明以前的生活那是锦衣玉食,但随着父辈的影响逐渐消散,开始比拼个人能力的时候,文徵明因际遇不佳,逐渐走上唐寅没遇到朱浩时历史上所走老路,中晚年开始困顿起来。

“文大家,这位是李云,师从沈石田,他的字刚写好……您给看看。”

文徵明一来,就要被人发挥“鉴赏家”的能力,把他推到刚才被唐寅点评过的那幅字面前。

7017k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