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1章 草台班子搭起来(2/3)

处理完了学校这头的事情,马光明立即跟郑亚军会合,两个人在阳江转悠了大半天,终于在阳城路上找到了一家出租的门面,三间三层,是个适合办公的场所。

没办法,在阳江县城,眼下还没有写字楼,他们也只能租个门面房了。

“这是暂时的,要不了三年,我们就会有自己独立的办公楼。”马光明看了一样郑亚军,许下一个诺言。

人总是要有追求的,不妨先立一个小目标,先赚他一个亿。

这套房子原先的租客也是租来办公用,所以里面倒省掉了一些装修的费用,简单改造一下就可以将就着使用。

一楼设置了一个前台,有会客室,公共休息区;二楼有五个房间,充作各部门的办公室,还有一个较大的改造成了会议室。三楼的五个房间,一个留作郑亚军的办公室,一个留作财务室,一个留作综合室,一个留作小型会议室,还有一个原本他要给马光明做办公室,但马光明没有同意。

军训开始之后,他的时间就有限了,没有必要浪费这样一个宝贵的空间,再者说,说好了公司由郑亚军执掌,他自己再弄个办公室,经常往这边跑,容易引起管理上的混乱。

于是这个房间就被改做资料室,留着存放图纸资料什么的。

目前的确简陋了点,但只要拿下第一块地,就会有所改观了。

几天后,公司的证照办了下来。大明房地产有限公司名字俗气了一点,但接地气。

事实证明,专业事还得专业人去做。郑亚军很有做生意的天赋,对生意场官场的事也很熟稔,给办理业务的具体工作人员各塞了两条好烟,这事就好办多了。

当然,他为了办好证照,也借了一些朋友的资质,这些都是需要花钱的。

这段时间马光明还很闲,跟郑亚军一道招聘了一些工作人员,还有两个部门的主管。

按照两个人的规划设计,公司因为处于草创阶段,目前只设立了综合部、投资开发部、工程管理部、销售策划部、财务部等5个下属部门,综合部的曹俊、工程管理部的孙明春、销售策划部的周玉娟都是跟着郑亚军过来的,别的不说,几个人都有较强的创业心。

投资开发部的梁卫秋、财务部的卢彩云都是刚招聘过来的,都有五年以上的工作经验。

眼下每个部门也只有三到五个人,人手并不宽裕。除了各部门的负责人之外,其余人目前还是试用阶段,试用期三个月,这是马光明与郑亚军一道商量好的。等日后公司发展壮大了,再视情增设部门和岗位,添置人手,形成规模,现在一切从简。

人数最少的综合部,曹俊还是光杆司令。好在他年轻有干劲,虽说现在的公司不能跟他之前供职的公司相比,但他毕竟是个部门经理了,宁为鸡头不为牛后,这样的感觉还真不错。

万事俱备,公司开了第一次的碰头会,走进会议室,马光明有种袁世凯刚到小站开始练兵时的感觉,哦呸,有种明太祖朱元璋刚开始带着徐达、汤和等人闯天下时的感觉。

而大多数人直到这时候才知道,眼前这个学生娃模样的人,竟然是他们的幕后大老板。

这也太年轻了

这样年轻的大老板,要么是有个很有钱的老爹,要么是老爹有个很有钱的老爹。

郑亚军并没有告诉他们马光明资金的来源,保留必要的神秘感,在关键时候或许还能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不管怎么说,今天,我们公司算是正式成立了”马光明言简意赅,“公司草创之初,万事开头难,还希望大家能够同舟共济,与公司荣辱与共,公司也绝对不会亏待创始元老们的。”

郑亚军把创立股权公司的事情也跟大家作了交代,明确表示,这些股权将来是要分给公司创业元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