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584章 大才频出(1/2)

看完徐庶的考卷,刘宇对此还是很满意的,徐庶有一些设想,确实可行。

尤其是关于民生的发展,将刘宇这几年对百姓们实施的计划的利弊,做了简单的概括,并且说出了自己的设想。

比如百姓们在农闲时,鼓励他们寻找副业,或者学习一技之长。

当技术学到手之后,可能这个百姓,就会将这个技术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并且不断创新。

比如让百姓们每年抽出半月时间,由官府派遣士兵到各个村落,对百姓们进行简单的军训。

就算战争不会牵扯到大汉境内,但是如此做,也是好处多多的。

争取让百姓们,全民皆农,全民皆兵,全民皆工,徐庶这个想法,让刘宇都惊了一跳。

随后,刘宇面带笑容的摇了摇头,消散,这个计划目前是不合适的。

不过,以后说不定,这种情况,真的会实现,随后刘宇继续翻阅着士子的考卷。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宇面前的考卷也慢慢减少,最后,他将四张考卷单独放在面前,其余的考卷,都放在了一边。

这四张考卷,是徐庶、法正、鲁肃、和司马懿的考卷。没错,就是司马懿。

看过司马懿的考卷之后,给刘宇的感觉,就是上等,却差一线达到顶尖。

同徐庶法正等人的考卷,要差上一丝,却比别的考生要优秀一些。

刘宇发现司马懿进入洛阳书院之后,便暗中关注着他。

发现他一直表现平平,并不争强好胜,也不出头,在人才济济的洛阳书院中,并没有多少存在感。

就像这张试卷一样,虽然上等,可以拿到一个名次,却达不到顶级。

按理说,这样的程度,根本不值得刘宇关注,不过,正因为如此,才显得格外反常。

司马懿的才学本事,绝对不弱于徐庶法正,甚至还要略胜一些,他表现的如此不显眼,绝对有所算计。

不过,刘宇也成全他,不会将他排在第一位,就按照他正常的成绩,排在第四位。

而鲁肃和法正,二人对大汉发展之前景,也做了详细的解答,都让刘宇眼前一亮。

虽然三人的考卷并不完美,不过对于初出学堂的年轻人,已经很是难得了。

随后,刘宇又拿起武举的成绩排名看了起来,看到最后,刘宇脸上的笑容,不禁扩大了不少。

武举前三名,周泰!其次是徐盛,然后是蒋钦,在下列的武人名字,并没有刘宇熟悉之人。

让刘宇奇怪的是,魏延竟然没有前来参加武举,莫非是遭遇了什么变故?

不过想想也就释然了,如今的大汉,已经彻底的偏离了历史,所有人的生活轨迹都被改变了。

那魏延也有可能已经不在人世也说不定,或者他早就加入到了袁绍的阵营,成了一名小校,已经战死沙场了。

毕竟镇北军骑兵的劲弩,可不是开玩笑的,那种无差别的射击,若是没有强大的盔甲保护,被射死,还是很有可能的。

想到此处,刘宇摇了摇头,索性不去想他了,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

周泰和蒋钦二人,如今年龄刚过二十,正好赶上第一轮科举,他们皆生活在江东,熟悉水性。

对于水军作战也有一些研究,正好周瑜的水军,缺少将领。

不过此时的二人还达不到水军将领的标准,还需要去军学院去学习一阵子才行。

随后,刘宇将这次武举文举考核的最终排名,交给了禁卫军。

让其送到政研院,同时制成榜单,贴在玄武广场的石碑上,在昭告天下!

……

玄武广场,是整个玄武区的中心,四周满是大大小小商铺酒楼,将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