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78章 拜师“无敌手”(2/3)

番使出吴门绝技“七八九”和“北三手”,双方又战了二十余招,智涵子慢慢有些手忙脚乱。

师父叫停,冷春燕忙给二人递来毛巾和茶水。

师父叫冷春燕去拿两根齐眉棍来,要王良彬和智涵子比器械功夫。

王良彬和智涵子握棍在手,双方均使出少林棍法。智涵子身材高大且手长,王良彬身材矮小但灵巧。

俗话说“枪挑一条线,棍扫一大片”,两人用木棍挑,刺,劈,撩,扫,你来我往交战二十余招。

智涵子渐渐占据优势,王良彬步伐有些凌乱。

吴春见智涵武功基础扎实,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叫二人停下来休息。

吴春对智涵道:“刚才看你们二人比武,你的功夫已经学到家了,无需再向我学了。”

智涵又跪下,再三恳求师叔收下弟子。

吴春见智涵确实有诚心,又参加过义和团,有民族大义,当即答应晚上举行拜师礼。

王良彬和冷春燕听说师父要收智涵为徒,高兴得合不拢嘴。两人将吴家香堂布置一新,并准备好祭品。

吃过晚饭后,大家走进香堂。

智涵首先把师父和师母扶坐在红木椅子上,给两老各敬一杯香茶。

然后点燃香和蜡烛,燃起纸钱。先向吴家祖宗八代磕头,再面向祖师吴兴基、师爷吴玉奎画像跪拜磕头。

接下来,智涵跪在师父和师母面前,行三拜九叩之礼,跪献红包和投师帖子。

按拜师规矩,此时师父要训话。

师父对智涵道:“师父送你三句话,你要时刻牢记。”

“第一句:不是孝义忠笃的,难得大造化。”

“第二句:不是谦虚恭让的,没有好结果。”

“第三句:不是专一坚韧的,难得大成功。”

智涵道:“师父教诲,弟子受益终生,没齿不忘。”

师父告诫道:“吴门武术讲究重武德,明大义,保家卫国,救民于水火。在民族危亡之际,要敢于挺身而出。”

智涵承诺:“永远铭记师父教诲,遵师训守规矩,刻苦学武,保家卫国。”

拜完师后,师父先教智涵学吴门“梅花桩”和“北三手”等功夫。

王良彬年纪虽然比智涵小,但先于智涵拜师。因此,智涵仍然尊王良彬为师兄,二人常常对练到深夜。

智涵在吴家,跟师父学了三四个月,初步掌握了吴门基础功夫。

师父要智涵回玄武观慢慢练,待练成了再抽空来大镇,传授新的功夫。

智涵回玄武观后,只要有空就往大镇跑。后来智涵心想,玄武观离大镇四十来里路,来回跑耽误时间,不如住到大镇去。

打定主意后,智涵就搬到大镇的关帝庙住下,这里离师父家不过几百步。

一年后,师父见智涵进步很快,对吴门功夫有深刻理解,是继承吴门功夫的理想人才。

于是将“二指禅”“脱节龙”“南山拆拗”等吴门绝技传授给智涵。

师父告诉智涵,吴门武术重视“手眼身法步,肩肘腕胯膝”基本功夫。

讲究用“寸劲”近身短打,借力打力,以快打慢,出手不见形,外人谓之“无影手”。

智涵知道,吴门武术自吴兴基“三箭退贼”,到吴玉奎的“无影手”,再到吴春师父的“无敌手”,走鏢南北,名扬武林。

现在绝技能传到自己手里,真是三生有幸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