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44章 蜀军政府(2/3)

与同盟会员熊克武等人密谋,在四川江安、泸州和成都起义,但均遭到失败。

去年,应重庆同盟会员的邀请,张培爵赴渝担任重庆府中学学监。

他以教书办学为掩护,用三民主义思想教育青年学生,积极发展同盟会员,密谋在渝起事。

在张培爵的领导下,重庆府中学成了革命运动的枢纽,张培爵也逐步成为重庆革命党的核心人物。

四川保路运动爆发后,张培爵负责编制了起义计划,积极筹集资金和运输武器弹药。

张培爵召集在渝同盟会员开会,准备在重庆发动武装起义。

但是重庆同盟会没有掌握武装力量,他们在等待时机。

当张培爵接到夏之时的联络书信时,立即决定配合夏之时攻城。

当夏之时的起义军进抵重庆浮图关时,张培爵命令重庆的革命党人和袍哥,组织敢死队突袭浮图关,配合起义军杀散了守关的清军。

重庆知府纽传善,巴县知事段荣嘉见大势已去,被迫跪地向革命党缴出官印,令全城挂出白旗投降。

辛亥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上午,重庆举行起义军入城仪式。

起义雄师高举“成立中华民国”“反清兴汉”和“保路安民”的旗帜,手臂上缠红布条,雄赳赳地开进城,重庆民众赶到朝天观,夹道欢迎起义军入城。

群众游行队伍押起知府纽传善,高呼口号“欢迎革命军!”“推翻清政府!”

张培爵组织各界代表及群众数千人,与起义军一起在朝天观召开独立大会,通电全国宣布重庆独立。

经革命党领袖孙中山批准,同意在重庆成立蜀军政府。大家推举张培爵任蜀军政府都督,夏之时任副都督。

林绍泉看到夏之时很得势,就装成对他很亲近。

夏之时认为林绍泉若受到自己的抬举,他应该会全力支持自己,便推荐他担任蜀军总司令。

其实林绍泉认为自己过去是赵尔丰的心腹,官阶一直比夏之时高,他素来看不起夏之时。

重庆蜀军政府成立后,立即发布安民告示:“大军起义,鸡犬不惊。兴汉排满,保商卫民。倘有匪盗,乘机抢劫,军法从事,杀之无赦。”

宣布:“除正税赋税照旧完纳外,所有厘金暂予豁免五日,其他进口各项杂捐,尽行裁撤。”

这些惠民政策,受到了重庆市民的欢迎。随着新政府机构的成立,清王朝在重庆的统治宣告结束。

重庆宣布独立后,各道、府、州、县相继响应,给四川全境反清起义运动巨大的推动。

接着,川东南五十七个州县相继宣布独立,都表示接受重庆蜀军政府的领导。

这时,赵尔丰还坐在成都总督府内,指挥清军与同志军血战。

蜀军政府决定,立即调集步兵七标和一个炮兵营,组建起北伐军。

任命副都督夏之时为北伐军总指挥,率蜀军政府军亲征成都。讨伐总督赵尔丰,夺取全川的最终胜利。

夏之时将北伐军兵分三路,由三个支队长各带一路人马。

夏之时任命林绍泉兼任北路军支队长,当委任状下达时,林绍泉看到自己任“支队长”三个字,不禁怒火中烧。

他以为夏之时撤销了自己的总司令职务(其实是以总司令兼任支队长),当场撕毁委任状,砸烂关防印信。

林绍泉怒气未消,突然冲入都督府,用枪指着张培爵和夏之时破口大骂。

两人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来不及应对,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