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1章 若颜(2/4)

三皇子来至寨门边瞭望,便见从留佳方向,敌军两列骑兵向饮马峪泼风般疾驰而来,领头之人,身穿亮银铠甲,一袭大红披风,腰悬双剑,英姿飒爽,却纤纤身姿,一看便知是位女子。

第一波宴军约五百人,于路来至坡边,却不急于进攻,原地下马,就于坡前集结,等待后队。

第一阵集结完毕,又有两千五百人的大队成两行疾驰而来,三皇子在坡上观之,心中大为疑惑,前阵五百人,人马分离,已将道旁空场塞得满满当当,再至两千五百人,休说排兵布阵,便是原地锥立,也无可能。

这两千五百人却毫不停留,越过道路与山顶之间的分岔,扬长而去,竟是直奔边境。

三皇子瞬时明白,前阵五百人是为堵住朔军下山通道,其意在掩护后队撤退。

文锦匿于密林之中,也看得真切,他却比三皇子想得更多,宴军必是已经看清自己意图,因而放弃留佳,而分兵两千挡住拓巴睿增援之兵,再分兵五百挡住山顶朔军,拼着这两千五百人不要,也需撤回一半之军力,以免全军覆没。

不及细思,他大吼一声:“全军出击” 便从密林之中率全部三百士卒冲向空场之宴军。

三皇子在坡上观之,已知其用意,便严令山顶朔军也悉数出击,务在宴军全数通过之前堵住道路。

朔军两头齐推,空场立时便拥挤不堪,已不是两军交战,血腥厮杀,却是人肉相挤,刀剑互刺,随意一剑,便能刺杀一人。

宴军环状列阵,堵住隘口,朔军冲之不透,虽只七百兵力,却展之不开,好似刀削果皮,只能层层剥之。

文锦尽自焦躁,却无可奈何,心中佩服慕华若颜是女中豪杰,杀伐果断,关键之时,敢于壮士断腕;深悔自己虑事不周,有负三皇子所托。

慕华若颜立于宴军核心,见大队骑兵已接近全数通过,心中稍安,却愤慨此番奔袭,功败垂成,见山顶有一青年贵胄擂鼓助威,身旁八名护卫,衣甲鲜明,岿然不动,料定必是朔军统帅,便冲破战阵,直奔那人而去。

坡道上朔军见她向上仰攻,知其必是取三皇子,便拼死堵之。

慕华若颜手使双剑,见有人来攻,先是右剑与之缠斗,随即左剑出手,双剑交挥,齐斩敌颈,便是其成名绝技“平剑错”

若颜迤逦而上,人到剑到,剑到敌倒,很快便杀至第三株刀脂木。

三皇子身旁校尉便欲挟之而逃,三皇子大怒,奋手一记耳光:“八名大内护卫,不敌一弱女子耶,速速与我擒之。”

校尉无奈,其中一人便直扑若颜,五步开外,挥刀便斩,若颜忙举左剑挡之。

她虽不是弱女子,却难挡大内护卫神力,随之便被震退五步开外,自知无法取胜,只好扭头便走。

护卫也不追赶,迅即撤回三皇子身边。

若颜回身,空场上五百宴军几乎已被斩杀殆尽,尚有不足一百人拼死搏杀,为自己堆出一道人墙,见她回身,便有人高呼:“公主速走,我等断后。”

若颜无奈,寻过一匹战马,纵身跃上,凄婉地回望一眼,便决绝一鞭,打马去了。

疾驰几步,突然勒马站住,前方路上,森然插着一柄宝剑,剑锋辉映阳光,晃人双眼;宝剑旁边,一人半蹲于地,正手捧泥土,细细搓之,泥土从双掌之间,丝丝缕缕,流淌大地。

见她前来,那人起身,双眸如冰,默然肃立,而后拔剑于手,等着自己。

正是那日搭救宇文燕的青年公子

两人注目对视,片刻,若颜双腿夹马,战马轻盈起步。

马过半程,右剑轻拍,战马长嘶一声,骤然加速。

文锦提剑,双手紧握,立于道路之右。

十丈,马刺轻踢,战马奔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