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64章 玄武湖里的鱼儿,没有一条是无辜的(3/4)

“什么事不能明天再说嘛。”

孙腾都哝了一声,随即揉了揉疼痛的脑袋,漫不经心的接过账本。

他翻了一页,却发现账册上的字迹都是晃动的,于是干脆将账本合上,闭着眼睛养神。

很久之后,孙腾这才缓过劲来,叹了口气问道:“有什么事,直接说吧,账本就不看了。”

作为尚书令的孙腾,管的事情太多了,如今没有仗打,所有中枢政务都压他头上,搞得孙腾不胜其烦。

“各郡县的府库内,已经没有多少粮草了。”

崔季舒小声说道。

孙腾以为自己听错了。

“河北一片平原,沃野千里,你跟我说没有粮草了?”

孙腾微微愣神反问道,酒也醒了大半。

高欢还打算近期就出兵河南,打梁国一个措手不及呢!怎么就没粮草了?

“查一查,有没有人阳奉阴违的,太守不行就换太守。”

孙腾有气无力的说道。

“孙尚书,府库有详细支出,属下已经算过了,确实都是之前取出作为军需了。若是要再动兵戈,只能等今年河北秋收之后才行了。”

崔季舒有些委屈的说道。

他这些天都仔细算过了,各郡县送来的账册确实有些小猫腻,但总体而言问题不大,都是些细枝末节。就算把这些排除,各地府库内也没有多少存粮。

更何况还要一直支援在青徐的高敖曹等人,而且幽州的赋税与粮草收不上来,那是斛律金的地盘,如今那边新建了幽州行台,所管辖地区的财货粮草,都要交到幽州行台进行统一调配。

“确实,这两年用兵用太多了。”

孙腾感慨的叹息了一声。

之前对南阳用兵,耗费了不少粮草,而且晋州那边一直在打仗,生产又没有恢复到以前的水平。河北的底子确实很厚,可也经不起这样的消耗。

“如今,高王要用兵河南,你以为要怎么办为好?”

孙腾看着崔季舒问道。这个人出自博陵崔氏,善于记录营造核算,乃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之前跟着高澄,不知为何,现在高欢将其安置到了尚书府这边。

孙腾隐约察觉到,高欢对于高澄的态度,有些细微的变化。而且他近期教导二公子高洋,发现高洋天资极高,善于总结,触类旁通。

他觉得高洋之才,绝不在高澄之下,当然,这话他不会随随便便就跟高欢说。

“孙尚书,为今之计,只有等秋收后再说,别无他法。战阵之上,唯有粮草是最老实的东西,没有粮草,无论怎么折腾也折腾不出花来。”

崔季舒无奈的说道。

他这是心里话,虽然说出来得罪人,但是比不说要好。若是不说,等高欢大军开拔要粮草先行的时候,拿不出粮草可是要治罪的!

“行了行了,下去忙吧。”

孙腾不耐烦的摆了摆手,示意崔季舒快滚。

后者行礼告退。

等崔季舒走后,孙腾这才站起身,慢慢在房间内踱步。

无论是他还是高欢,都有个固有的印象,那就是掌控河北,耕者有其田,安稳发展,那么粮草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但实际情况却是,凡事都有极限,超过了极限,就会拉胯。河北的实力虽强,亦是有其极限。

高欢在占据邺城,建立政权后,他和他麾下的那些人,都认为自己的实力得到了无限度的扩展。现在崔季舒提醒了孙腾,魏国的国力边界就在这些账册里。

“看来,还是要跟高王谈谈了。”孙腾叹了口气,自言自语说道。

最近高欢也很忙!

他的妾室韩娘子有孕在身,刚刚到手没两个月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