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九章主力交战(3/3)

骑兵纷纷调转马头,往自家的大阵撤去。

不得不说,昭武军的骑兵虽然战力确实不怎么样,但组织性和纪律性却是绝对的一流。

撤退之时依旧保持了良好的纪律性,快速撤退,没有发生丝毫的慌乱,没有给左营骑兵追击的机会。

昭武军的骑兵之所以在马上还能有这么强的纪律性和组织力,那是因为刘易原本想要让昭武军骑兵练习西方近代的墙式骑兵冲锋的。

但是,练了一段时间之后,刘易发现后世这种被吹上了天的墙式骑兵冲锋,其实也就那么回事。

在中国的战场上压根就不适用!

墙式骑兵确实有强大的正面冲锋能力,但是这个时代,谁特么憨批了和你玩骑兵对冲啊!

东亚这边骑兵都玩的骑射的好吗?

正面对冲冲不过你,老子在远处放箭,遛着你玩,遛上一段时间等你维持阵型体力消耗的差不多了,再一次冲锋决胜。

这就是蒙古骑兵经典的莽古歹战术!

整个东方骑兵都是这么玩的,正面对冲的情况几乎不可能发生。

那为什么墙式骑兵战术在西方能够无敌于天下,在东方却是不适应呢?

其实归根结底还是马种的原因!

西方的马种高大健壮,但耐力不行,想要在战场上发挥出骑兵的作用来,就必须采用正面对冲的方式,迅速分出胜负,锁定战场胜局。

但是,东方最经典的蒙古马马种却不是这样的,虽然低矮爆发力不行,但其耐力却是好的出奇,能够玩几百里甚至是上千里的奔袭作战。

所以,也就没什么人傻傻的在战场上玩什么正面对冲了,正面对冲的赌性太大。

要么大胜,要么大败,并且就算是胜了,伤亡也不会少。

但骑射放风筝就不一样,更多考验的是骑兵的战斗技巧和骑射技术,胜了的话肯定是大胜,可以衔尾追杀。

但败了,却也能给自己留几分撤出战场,保存实力的余地。

刘易果断放弃了所谓的墙式冲锋训练,但在训练过程中,所练出来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却是保留了下来。

使得昭武军的骑兵即使撤退,也能操持一定的阵型,不会给敌人衔尾追杀的机会。

博达尔带领着骑兵进入大阵之后,翻身下马,一路小跑着来到了刘易面前,噗通一声单膝跪地。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