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五章 两大阵营(2/6)

并且派遣卿大夫淳于髡出使楚国。

这淳于髡可是一名非常出色的纵横家,他见到楚王,就开始为楚王分析当前局势。

之前的恩恩怨怨,咱们都不谈,就谈现在,秦楚若继续打下去,那只会玉石俱焚。

楚国纵使击败秦军,也将无力再巴蜀抵挡蜀军,一旦楚国从巴中败退,那么楚国将面临着新会的两面夹击。

如今蜀君主力可也叫新会啊!

而他们齐国如今也正在面临着赵魏宋新三国一会的包围。

同时秦国现在也面临着楚、蜀的包夹。

换而言之,如今秦、楚、齐都需要盟友来帮助自己度过这个困境,那为什么我们三国不结盟。

只要我们三国结盟,那他们就都是渣渣。

到时我们可以三分天下。

楚国内部很多人一直都想跟秦国和解,赶紧掉过头来对付新会,新会在淮河一带扩张的太快,太可怕了,占领城池,都是兵不血刃。

只不过由于之前张仪狮子大开口,惹怒了楚怀王,也惹怒了昭阳。

再加上楚国内政是一片混乱,保守派肆意假传王令,而昭阳也是擅自行动,搞得外交工作完全无法进行,秦楚双方都只能硬着头皮打下去。

齐国使臣一来,反而帮助楚国稳定住内部混乱的局势,因为淳于髡肯定是要面对楚王,答不答应,都在于楚怀王,保守派也哀求楚王答应与秦国和解,楚怀王借此是重新主导局势。

但楚怀王表示秦军若不退出楚国领土,他就绝不妥协。

他也不傻,秦军要是不退的话,前线楚军也不会听朝廷的,这都已经打红了眼,且双方现在战局是扑朔迷离,一方面秦国在邓地咄咄逼人,但另一方面,楚军和蜀军又在江州包围秦军,那凭什么楚国要割地求和。

淳于髡立刻表示,我去跟秦国谈。

他就是张仪请来的,张仪如今非常清楚,继续打下去,那只是为别人做嫁衣,秦国连一根毛都捞不到。

他请齐国来,其实就是给双方找一个台阶下。

在齐国的调解上,不但秦楚达成和解,而且三国还达成联盟,当然,这里面还包括韩国,只不过目前他们三国先结盟。

秦国表示将退出邓地,同时二国在巴蜀划清界限,蜀地归秦国势力范围,而巴则归楚国势力范围。

这楚国没道理不答应,因为蜀地又不在楚国的控制中。

秦楚齐三国首次达成结盟,同时还有韩国,以及他们还打算拉拢燕国。

这将是一个加强连横同盟。

而那边则是一个虚弱版的合纵同盟。

不管是加强,还是虚弱,这都是当今时代主旋律。

合纵连横。

三方立刻安排作战计划。

邓地的秦军直接去到韩国支援,魏章率领的秦军协同巴中的楚军对抗蜀军,同时楚国在邓地的主力将掉头对付东边的新会。

而齐国将出兵宋国。



而此时此刻,姬定却还在不紧不慢地在安排工作,他主要是负责作坊生产。

东部新会最为强大的实力,其实是在于工业,而非农业。

目前新会占领的区域,包含楚国九成的船坞,五成的作坊,有着十万规模的熟手工匠。

这可是新会最为宝贵的财富。

而如今,终于不需要才藏着掖着。

他利用一些先进的生产制度,将这十万工匠的生产力拉升到极致。

同时,巴蜀还调来一批冶炼工匠,在这里建设大量的水力冶炼作坊,不得不承认,这块地也是一块宝地。

土地肥沃,水力充沛,那河道如蜘蛛网一般遍布各个角落,运输基本上不需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