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三章:秦太子求助(2/3)

事实上,他也没想到。

他原以为带走了兄长嬴虔,国内剩下这点人就玩不出什么花样来,没想到……这下好了,他秦国的储君在大庭广众之下、众目睽睽之下,公然带头违抗卫鞅推行的新法,若不重惩,卫鞅的新法就成了一个笑话。

可若是重惩,那可是他秦国的储君!

深吸一口气,卫鞅低声对秦王说道:“大王,新法险阻重重,无非来自公卿贵族的干扰,若大王果真要施行变法,以法治国,那么……此事绝不可姑息。”

秦王骇然看向卫鞅,正要说话,却听卫鞅又说道:“……然太子贵为储君,不可受刑,那便刑罚他的师傅,以明律令!”

听到这话,秦王稍稍松了口气,但旋即面色又变得不自然起来。

太子的师傅是谁?正是嬴虔与公孙贾二人。

他不动神色地问道:“阻扰新法,该受何等刑法?”

卫鞅平静说道:“授以肉刑,主犯罪加一等。”

“肉刑……”

秦王微微色变。

要知道,肉刑按从重到轻大致可分为这么几种:辟、宫、剕、劓、黥。

分别代表处死、去势、斩足、割鼻、刺字。

按照卫鞅的说法,嬴虔、公孙贾二人代太子受过,公孙贾作为右傅,责任稍轻,大抵逃不过一个刺字的刑法,而嬴虔最起码是劓刑。

让他下令割掉他兄长的鼻子?

秦王顿时色变。

要知道嬴虔既是他的臣子,亦是他的兄长,是他最信赖的人之一。

“大王!”

就在秦王要开口拒绝之时,卫鞅正色说道:“此次若是姑息,则新法即毁,再无实行之日!”

秦王闻言面色再变,良久沉声说道:“待寡人……与大兄商议。”

当日,秦王来到嬴虔的府上,向嬴虔转述了卫鞅的意思。

不得不说,嬴虔显得很平静,显然他已经猜到了——太子犯错,作为师傅的又岂能逃得了罪责呢?自古以来皆是如此。

其他事还好说,偏偏太子触犯的是卫鞅正在推行的新法,就像卫鞅所说的,这事要是姑息,那新法就永无推行之日了。

在长长吐出一口气后,嬴虔正色说道:“臣愿意代太子受过,不过臣还是那句话,卫鞅刻薄寡情,只可为刑官酷吏,不可为相邦也!”

秦王动容于兄长为国家、为侄子的牺牲,微微颔首。

事后,秦王又私下召见被卫鞅罢免了官职的公孙贾,好生安抚、许诺,公孙贾最终也表示愿意代太子受刑,毕竟他只是在脸上刺字而已,嬴虔连劓刑都能接受,相比之下区区刺字算得了什么?

不过他也说了与嬴虔相同的话,指责卫鞅刻薄寡情,为了明法令,不惜用重刑去推动,没有人情味。

不可否认,公孙贾也是公卿贵族出身,他也抵制卫鞅的新法,但相较整个公卿贵族、地方豪强势力,似公孙贾、公孙壮、缪琳、计良、甘兴、荀夏等一干秦将算得上有能力有品德的。

然而卫鞅却丝毫不顾公孙贾昔日的功劳,就因为意见不合,便将一位堂堂上将的官职罢免,同时还一口气罢免了六七位一军主将,这种任性的做法,让公孙贾感到十分寒心。

秦王没有多说,只是多加安抚。

次日,秦王便下国书告知臣民,拟嬴虔、公孙贾代太子受过。

此事传开,秦廷一片哗然,任谁也没有想到秦王竟如此坚决推动新法,更没有想到嬴虔居然答应受过。

要知道嬴虔乃是秦国的长公子,没有他自己点头,纵使是秦王也不敢逼他,毕竟嬴虔是有资格、有能力谋反夺国的,若换一个人受到这种屈辱,指不定就谋反了。

此事传到太子嬴驷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