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九章:七月(2/3)

东梁军是少梁最具意义的军队?比元里军更具意义。

“好了。”

李郃笑着拍拍他臂膀道:“在编入东梁军之前,我要你垦建军完成最后一项任务,做成这件事,你等就可以卸岗了。”

“遵命!”杨予激动地抱拳道。

趁着杨予请自己一行人入营的空档,墨践好奇地低声问李郃道:“东梁军要扩军?”

“唔。”李郃微微点了点头。

他并非欺骗杨予,而是确有其事,原因就在于秦国最近的反应让少梁有些不安。

瑕阳君出任魏相,这件事秦国干涉不了,但瑕阳君代表魏国与少梁签署上郡之盟,秦国居然仅仅只是口头上的抗议,连威胁都没有,这非常不附和秦国近些年来霸道的做法。

虽然李郃与东梁君、翟虎等人也猜测,秦国之所以表现地如此‘软弱’,那是因为秦国深刻了解他少梁并不招惹,但不管怎么说,本郡、合阳郡这边仅区区两万东梁军驻守,兵力确实显得太过于单薄了些。

因此翟虎与李郃商议了一番,决定扩编东梁军,顺便也解决了杨予这剩下五千名魏卒的问题——这些魏卒跟元里军一样,此前都是魏国的正军,总不能一直让他们种地耕田吧?这也太浪费了。

至于为何不直接编入翟章、司马错的少贲军,那纯粹是李郃想要锻炼那两位年轻将领,毕竟那是他少梁下一代青壮,真正根正苗红的嫡系将领,反正目前他少梁并未承受太大的压力,因此李郃想要尽可能地锻炼他们,叫他们从无到有创建一支军队,以便熟悉训练、后勤等一系列军务,打到扎实的基础。

“防备秦国?”

在李郃向墨践解释之前,墨践自己就猜到了原因。

这不奇怪,毕竟李郃回国之后这几日,除了国内的发展,与众人谈地最多的便是秦国。

比如说,李郃断定秦国多半无法保住他们目前在河东的城池,原因就在于河东守庞涓麾下多了冯普、左松等近两千名魏武骑。

别说什么重骑兵只是战术兵种,无法决定一场战役的胜败,因为魏武骑根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重骑兵,他们只是学会了重骑兵的战法,但身上的厚甲完全达不到重骑兵的标准,只能算是中甲,换而言之,负重对骑士、对战马的影响并不像真正重骑兵那样大,再加上魏武卒也配有劲弩,因此从理论上说,这支魏武骑也可以像少梁奇兵那样兼职‘弩骑’。

更关键的是,这支魏武骑出征过上郡,他们知道胡人用什么战术将他们的步卒打得连营寨都不敢出,照葫芦画瓢用在秦军身上,秦军承受得住么?

离远了是弩骑,离近了就是重骑,秦军承受不住。

虽说这支骑军人数也就不到两千人,但若是被一个精通兵法的主将掌握,无疑会发挥出惊人的杀伤力。

而很不幸的是,庞涓就是一位精通兵法的主将。

当然,就算秦国战败,被迫退回河西,这本身也与少梁没有什么关系,关键在于少梁随后要与瑕阳君签署的‘河东之盟’,即类似于‘秦梁河西之盟’的‘魏梁河东之盟’。

这份盟约一签,那秦国他日再打河东,魏国就能顺理成章地拉少梁下水一同对抗秦国了。

说实话,李郃本身并不想签这份盟约,但瑕阳君说得也有道理:你少梁跟秦国能签河西之盟,与我魏国就签不得河东之盟?亏我魏国还转让了半个上郡!

李郃素来不惧对面掀桌,甚至于大多时候是他主动掀桌,奈何瑕阳君很了解他,对方就讲道理,而且说地毫无破绽,这就让人很头疼。

要不是实在不舍得,李郃真恨不得把皮氏还给魏国得了,毕竟就是因为这破城就在河东,瑕阳君才有名目提什么河东之盟。

奈何真的舍不得,毕竟一个皮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