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八章:少梁新特产(2/3)

,他少梁研发改良了好几种耐冷、耐热、防水的砖头,质量相当过硬,可问题是总不能卖砖头给齐国吧?

这还不被齐人笑死?

“酒!”

在否决了无数种想法后,李郃终于想到了一个比较实际的。

没错,酿酒卖给齐国。

当下各国的酿酒技术,在李郃看来无疑是相当落后的,纯度低、口味差,酒糟混杂,酒水十分浑,喝前还得煮沸,否则就容易拉肚子,可谓是又难喝又麻烦,这也是李郃不怎么喜欢喝酒的原因。

但倘若他能采用蒸馏的方式来酿一批酒,相信定能成为他少梁的特产,风靡天下。

“你有把握么?”

东梁君狐疑地看着李郃,毕竟他从没听说李郃懂得酿酒。

李郃含糊其辞地说道:“昔日我曾听说有一秘方,不妨拿来试试,总不能真卖砖石给齐国吧?”

再别无选择的情况下,东梁君也只能让李郃去尝试:“来得及么?算算日子,齐国的商贾恐怕早已在路上了,倘若一切顺利,最迟十一月就能将那些粮食运到我少梁。”

“应该……来得及。”

李郃皱着眉头说道,毕竟据他所了解的情况,生料酿酒差不多只需一个月左右,而目前距十一月尚还有近三个月,理论上时间是完全足够的,前提是他能确切摸索出蒸馏酒的酿造方式。

说实话,对此他自己都没什么把握,因此他补了一句:“大不了索性将那些齐国商贾的马车买下,让他们能坐船顺流回到齐国。”

听到这句相当于抖机灵的话,东梁君哭笑不得:这办法倒是能尽量减少那些齐国商贾回程的损失,问题是他少梁‘无特产’的坏名声也难免因此传开,这可不利于他少梁吸引天下的商贾。

“也只能这样了。”东梁君无奈地点了点头。

鉴于事情紧急,李郃在告别东梁君后并未前往内宫去见梁姬,急急匆匆就返回了旧梁。

回到少梁后,他将狐老、狐费父子、田氏父子、王氏父子都请到了邑邸内,又请了墨践等几位墨家的干部,连农家的许行、陈相师徒都请来了,共同商议酿酒之事。

待李郃将事情经过告知众人,随即正色说道:“……此次齐国商贾前赴我少梁,对于我少梁发展商业是一次极好的机会,我少梁必须抓住这次机会。”

农家的许行不以为然,但又不好质疑李郃的决定,用他一口南方口音犹豫说道:“子梁大夫,过于看重商事并非好事,商人不事生产,只是将货物运来运气,从中赚取高额的差价,若不禁止这种行为,人人效仿,谁还愿意辛辛苦苦地种地?”

不止许行、陈相师徒,事实上墨家对商事也不怎么感兴趣。

即使是李郃,他无法扭转这些人根深蒂固的想法,只能拿齐国举例说道:“重商,并不意味着贱农,农商并重的齐国就是例子,他是因为农事才变得如此富有么?并不是。……况且我只是主张‘利商’,以此吸引天下商贾纷聚,借这些商贾之力,使我少梁能与天下各国、各地,互通有无,这并不会影响我少梁的农事。”

见李郃态度坚决,许行、陈相师徒也就不再劝说,毕竟二人对李郃十分感激,也不想惹得这位年轻的大夫不快。

而梁墨的首领墨践,干脆就没有发表自己的看法,因为按照一贯他与李郃的辩论,最终都是他被李郃用事实说服,他估计这次也不会例外。

总而言之,在李郃的力排众议下,旧梁邑以及墨造局,将蒸馏酿酒一事定为当前最紧要之事。

既然决定下来,那便立即开工。

狐氏负责在城外找合适的地方挖掘酒窖,而田氏与王氏则负责筛选原料,将上好的粮食脱壳后凿碎,而墨造局则赶紧烧制酿酒所需的酒缸。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