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少梁的近忧(2/3)

勇猛,日后定能在战场上立下功勋。正好咱们西边的邻居最近蠢蠢欲动,翟某期待能在战场上看到李百将的勇猛……”

“西边的邻居?蠢蠢欲动?”李郃脸上露出几丝讶然,好奇问道:“翟司马指的是秦国么?”

“啊。”

翟虎点了下头,旋即脸上的神色变得凝重起来,沉声说道:“据细作送来的消息,去年秦国有个叫卫鞅的家伙,在秦王的支持下实施了变法……”

韦诸咳嗽一声,打断道:“翟虎大人,李郃的军职,还没有资格得悉这些大事……”

“无妨。”

翟虎摆了摆手,浑不在意地说道:“以他的本事,早晚的事而已。”

旋即他继续说道:“方才提到的卫鞅,据说曾试图在魏国出仕,因不受重用,便投奔了秦国。这人有点本事,在秦王的支持下,如今在秦国出任左相之职,上位后一连颁布了《恳草令》、等数道政令,随后又普查人口、鼓励耕织,打压贵族、没收私田……尤其是他颁布的《军功爵》与《什伍连坐法》,前者是鼓励秦人踊跃投军的法令,只要在战场上立下功勋,秦国便按律奖励名爵、房屋、田地与奴隶,后者是惩戒逃卒、逃役的法令,一人逃亡、畏战,则一伍受罚;一伍逃亡、畏战,则一什受罚……”

他深深吸了口气,又接着说道:“这两部法令的刺激下,秦人踊跃投军,据先前细作传过来的消息,仅一年工夫,秦国便征募了至少三十万军队……如今的秦国,怕是可以出动五十万大军!”

说到最后,翟虎的面色也变得异常凝重,毕竟他少梁就紧挨着秦国,如今秦国突然间征兵几十万,少梁如何不惊?

就连李郃,亦有些震惊于那五十万的数字,皱眉问道:“翟司马,不知我少梁有多少军队?”

翟虎摸了摸胡须,说出一个数字:“两万。”

两万对五十万?这差距未免也太大了……

稍稍皱了皱眉,李郃不知该说什么。

只能说,对比秦国这等当世大国,少梁实在太弱小了,弱小到秦国恐怕都不会正眼多瞧少梁几眼,单单与魏国发生战争的余波,就足以摧毁这个小国。

倘若果真发生那样的事,介时他该何去何从?而与他亲善的狐氏一族,又能否幸免于难?

见李郃忽然沉默,翟虎恢复了笑容,打趣道:“吓到了?”

不等李郃回答,他一脸感慨地又说道:“最初得知这个消息时,我也吓了一跳……啧啧,五十万军队,真是了不得啊,我少梁总共也才十几万人,能凑出两万军队便实属不易,可那秦国,却能在一年之内征兵几十万……着实令人震撼,令人羡慕。”

说着,他仿佛宽慰李郃、又好似在宽慰自己,继续说道:“好在我少梁身后还有魏国,否则,真不知该如何面对秦国这等猛兽。”

少梁国是魏国的附庸国,这一点李郃之前就知道了,否则魏国也不会西迁人口来增强少梁的实力。但即便如此,少梁在秦国面前依旧是螳臂当车,除非魏国派遣大量军队,否则一旦秦国发动进攻,少梁几乎是抵挡不住的。

问题是……

李郃抬头看向翟虎,犹豫说道:“在迁来少梁之前,我曾听说魏国正在与赵国打仗……”

“唔。”

翟虎自然听得懂李郃的言外之意,点点头说道:“这正是少梁城那边如今所担心的。近期秦国蠢蠢欲动,无非是想趁魏、赵两国争战之际,趁机夺取河西。若非魏国被赵国牵制,秦国岂敢有这想法?”

从他的话中不难判断,他对魏国十分推崇,丝毫不认为秦国可以战胜魏国,即使有赵国在旁相帮。

“不能想办法使魏国与赵国和解么?”韦诸在旁皱着眉头问道。

“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