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一章:间歇(2/3)

正他心底并不认同——若贵族失去了奴役平民的特权,那还剩下什么?

于是他将话题转到了墨家身上:“……说到墨家,我齐国也有。昔日我去稷下学宫,尝与诸位墨家大贤辩论……”

他正说着呢,恰巧被不知为何而来的梁墨钜子墨践听到。

只见墨践微微一愣,随即脸上便露出了嘲讽般的笑容:“在下好似听到在谈论齐国的‘墨学先生’?”

“这位是……”

田忌与孙膑惊讶地看向墨践,看着墨践那草鞋短衣的打扮,心下猜到了几分。

见此,墨践拱手道:“梁墨钜子,墨践。”

一听对方是‘少梁之墨’的首领,田忌连忙端正神色,拱手而拜:“齐国使者田忌,拜见钜子。”

墨践回了礼,随即一边与李郃打招呼,一边笑问田忌道:“在下方才听尊使言及齐国的‘墨学先生’,想来那些人如今颇受到齐王的器重吧?”

“这个,我国大王授他们以‘稷下先生’尊位……”田忌斟酌着回答道,他当然听得出眼前这位墨家钜子的嘲讽之意。

眼见气氛有点僵,王廙连忙打圆场岔开话题道:“说起齐国的稷下学宫,在下亦是有所耳闻……不瞒子期大夫,我少梁也准备建一座学宫,授教国学……”

别人不清楚,他少梁人还会不清楚么?似墨践这等‘正统墨者’,对‘齐墨’抱有很大的成见。

所谓齐墨,顾名思义就是齐国的墨者,它大致可分为两支,其中一支受齐王资助,游历各国、传授墨家思想,同样也主张兼爱,反对战争,但由于这些人是受齐王资助,因此在传播思想的过程中难免会偏向齐国,将齐国称为天底下最殷富、最爱好和平的国家——事实上这话倒也没差,对比秦国与三晋,齐国确实是发动战争比较少的大国。

而齐墨的另一支,则是指齐国稷下学宫内的墨者,这些墨者终日在稷下学宫辩论天文地理等学识,与其说是墨者,倒不如说是研究墨学的学者,而且研究的并非是如何实现‘兼爱’、‘尚同’等墨家主张,而是研究天相、星辰运作,严格来说早就脱离了‘墨者’的范畴,墨践的成见就是针对这批人。

不过李郃对这些‘稷下之墨’倒是没什么偏见,毕竟在他看来,稷下之墨无非也就是一些人畜无害的人文学者,志在探讨自然、宇宙的奥秘,虽然在墨践这些正统墨者看来仿佛啥事没干,但不可否认人家也是具有大智慧的。

但很可惜的是,据说齐王仅仅只是将稷下学宫作为一个增加他齐国对外影响力的招牌,并非是真正求贤若渴,以至于儒家的领袖孟子被请到稷下学宫后,呆了没多久就请辞返回了邹国,估计也是看出了稷下学宫华而不实的氛围。

当晚的宴席,由于有李郃与王廙打圆场,纵使墨践与田忌在谈及齐墨时气氛有点尴尬,但总的来说双方相处地还算不错。

在李郃的默许下,墨践向田忌与孙膑介绍了这两年多他来他少梁的种种建设,使田忌二人对少梁有了一个更准确的认识。

用过晚饭,李郃吩咐狐豨、狐贲带着田忌与孙膑到府内客房歇息,此时墨践这才说出了他此次的来意:“……昨日我收到了宋墨的回覆,似乎禽子对我梁墨存疑。”

若按照国家地域区分,墨践这支当算‘魏墨’,自从李郃‘迎墨入梁’,主张少梁以墨学治国之后,魏、赵、韩三国境内的墨者便迅速涌入少梁,‘梁墨’也随之诞生。

如今天下的墨家,主要就是梁墨、楚墨、宋墨、齐墨这几支,其余似鲁国、泗水十二诸侯国也有墨者出没,但人数太少,影响力也太少。

别看如今梁墨的势力逐渐超过其他几支,但不可否认‘宋墨’才是墨家的正统,且人数也不少,因此在吸纳了三晋之墨后,李郃希望通过墨践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